“三嫂,你不要說了,不說了啦!”徐蛜捂著發燙地臉道。
難得來一趟葵縣,而且已經這麼長的時間了,都太太平平的,沈丹遐也想出去走走看看,笑道:“明天我們悄悄地去,不要太張揚。”
晚間,程珏回來,得知沈丹遐終於肯出門了,十分欣喜,囑咐田氏要寸步不離地伺候沈丹遐,並安排曾捕頭等衙役隨行護送。
第二天,沈丹遐帶著徐蛜,在田氏、兩個丫鬟、四個家丁、十個衙役的陪同下,從縣衙的後門出去了;葵縣不算太大,縣衙離神女祠不遠,沈丹遐決定步行前往。
田氏考慮到沈丹遐的身體狀況,還是僱了頂轎子跟在後面,等沈丹遐走不動了,給她坐。走了一段路,沈丹遐聞到了食物的香氣,雖然是吃過早飯出來的,但沈丹遐聞著這香氣,無法抗拒地想嘗嘗味道,“李嫂子,那邊賣得是什麼?”
田氏看了一眼,笑道:“那是賣海魚的攤子,架子上烤得是帶魚。”
“我們去吃點吧。”沈丹遐笑道。
“這種路邊攤做的吃食,不是太幹淨吧。”徐蛜蹙眉道。
“偶爾一次不要緊的,就是吃砒霜也得量夠才毒得死人。”沈丹遐不怎麼在意地笑道。
聽她這麼說,徐蛜和田氏等人就隨她去小食攤;小食攤不大,統共三張圓桌,一個十三四歲的姑娘站在架子邊烤魚,另一個年約三旬的婦人在剁魚肉做魚肉丸子,案板上放著面團,還有一小堆包好的餛飩;旁邊的柴火爐上擺著兩只鍋子,一鍋是開水,一鍋是湯汁,水霧蒸騰,香氣四溢。
在婦人身旁坐著個七歲大的男童,他手裡捧著本書,正認認真真地看著。客人不多也不少,七個人,男女老少都有,分坐在三張桌子。沈丹遐走到空位較多的桌子邊坐下,“老闆娘,來三碗餛飩和三塊烤魚。”
“好嘞,太太請稍等。”婦人笑呵呵的應道,數了三碗餛飩進開水鍋裡煮。
“太太,這魚還要再烤一會,請稍等。”少女往帶魚上撒佐料。
在等餛飩出鍋,帶魚上桌時,沈丹遐不知是慈母心泛濫還是閑極無聊,笑問那個男童,道:“小弟弟,你看得是什麼書?”
男童抬頭看著她,一本正經地道:“我不叫小弟弟,我叫張破軍。”
“破軍?好名字。”沈丹遐笑贊道。
張破軍把書合上,站起身拱手道:“謝太太誇獎。”
“有禮貌的孩子,多大了?”沈丹遐笑問道。
“下個月滿七歲。”張破軍道。
“在哪兒上學?”沈丹遐笑問道。
張破軍垂首,“沒有上學了。”
“為何?”沈丹遐詫異地問道。他這麼愛讀書,怎麼會不去上學?
張破軍抬頭看了眼在包餛飩的婦人,“我父親被倭人殺害了,我母親和姐姐開了這個小食攤,只夠……”
“軍弟,別說了。”烤魚的少女送烤好的帶魚過來,打斷了張破軍的話。
張破軍的話雖沒說完,但沈丹遐已然知道原由了,神情微黯,倭人,可惡的倭人,毀了多少幸福的家庭。在這一刻沈丹遐十分期盼那個火炮快點鑄造出來,在倭寇再次來犯時,打得他們落花流水。
沈丹遐沒再問張破軍,撕扯帶魚吃,過了一會,三碗餛飩也端了上來。湯汁是乳白色的,上面撒著細碎的蔥花蒜黃,還有幾顆紅色的枸杞,顏色搭配的極好,看著就讓人有食慾。
沈丹遐用勺子舀起一個餛飩,輕輕地吹了吹,然後放進嘴裡;吃了五個後,笑道:“老闆娘,你這餛飩做的不錯,裡面有墨魚,鮮蝦,還有蛋黃,配上這豬骨湯,真是絕妙。”
“太太好厲害,居然能嘗得出是什麼餡,什麼湯。”婦人高興地笑道。
沈丹遐又吃了兩個,喝了幾口湯,就放下了勺子。徐蛜和田氏把餛飩都吃完了,沈丹遐從錢袋裡掏出一塊碎銀子,示意婢女交給婦人。婦人接過碎銀子,面露難色地道:“太太,我這是小本生意,找不開。”
“剩下的就當是少奶奶賞你的。”田氏扯著帕子按著嘴角道。
“太太好意,我心領了,這使不得的。”婦人將銀子放在桌上。
“就當是我給破軍讀書的錢吧。”沈丹遐看著張破軍笑道。
婦人一怔,“謝謝太太,謝謝太太。”
雖然為了吃東西耽擱了一點時間,但因為她們出來的早,到神女祠時,人並不多,當然也有可能不是初一十五的原因。主理神女祠的是一個道號清淨子的女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