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江州縣距廣陵大約兩天的路程, 馬車上沒了大額銀兩,江沛精神上沒什麼負擔, 加上對岳家錢莊的瞭解不少,已猜了個大概。
一路上悠悠然的坐在馬車上欣賞著江南的春景, 不時的還興致盎然的聽身旁的小廝講述江州縣的人文風情。
該縣是出名的魚米之鄉, 百姓多是種桑養蠶大戶, 以其絲綢聞名於廣陵乃至整個商朝, 商業很是繁盛, 聽李雲陽說岳家在這裡設立了第一個錢莊分號。
到地後天色已晚, 江沛打算第二日再去錢莊, 讓跟隨而來的小廝們回房歇息, 覺得此時的精力還好, 自己出門轉悠。
他不知道這次朝廷派到此地徹查偽銀一案的都是什麼人,應該也有像他一樣偽裝的私訪人吧。
暮春時節,雖臨近傍晚,但這個小縣城的街肆上還是人聲喧囂, 行人絡繹不絕, 太陽落山,晚風拂面,空氣中充溢著雨後的清新。
江沛漫步在彌漫著煙火氣息的青石路上,思緒漸漸的轉到錢莊上來, 這次公差回蒲陽,根據祁越話中的意思,相信過不久朝廷便會提議重印交子, 在民間推行使用。
這一點是祁越早已想到的,聯想到這次廣陵的任務,他覺得朝廷應該是在下一盤金融大棋,那自己在其中能做什麼力所能及的事呢?
錢莊能在農、商、手工業都特別發達的廣陵被百姓認可接受,說明是時代發展推動的結果,再加上這次偽銀案的發生,憑著現有官府的公信力,如果此時以朝廷的名義在各府縣設立錢莊。
現今商朝的商業膨脹式的發展,稅銀收入遠遠大於支出,儲存在戶庫中閑置著,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最好的方式是在確保國庫存銀一定數量後,把多餘的投放到民間,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依照目前的條件媒介就是錢莊了,這樣以來錢莊與交子相互彌補不足,更好的為百姓服務,具體如何施行,旦看彙報後祁越如何決策了。
走了長長的一段路後,已到吃晚飯的時辰,江沛本來要就近隨意選一家食肆的,可擰眉頓了頓,尋問路人周邊是否比較有名的酒樓,得到熱心的指路後,抬腳朝前走去。
“客官,您的要帶走的菜餚點心都裝在食盒裡了,連酒錢攏共二兩八百文!小的幫您拎下去。”
江沛覺的這家的菜確實不賴,魚更是鮮美的不行,配著店家的桃花釀,真是一絕,想著跟隨他而來的阿九幾人,便點了幾道菜給他們帶回去,也是自己的一份心意,還有一個原因是,消費少了沒法找零。
點點頭,隨著夥計到一樓櫃臺處付銀子,他特意拿出一錠五兩的紋銀,交給笑容滿面的掌櫃。
因飯錢二兩多,沒法從銀錠上切下來一塊,只能重新找碎銀子於他。這也是江沛的用意,他想知道廣陵的偽銀在世面上流通到什麼程度,是否被百姓廣為使用。
掌櫃用手掂掂了銀錠,撚了撚,確定後,用戥子開始稱銀塊,找錢給他。
“客官您數數二兩二百文,拿好慢走!”江沛接過銀錢直接裝進了袖袋裡,拎著從一旁店夥計遞過來的食盒走出酒樓。
既然用戥子稱過的,總重量上是沒錯的,可剛剛掃了眼成色,其中的一小塊顏色與真銀有所區別,不由嘆口氣,希望這個案件早早了結,不然到流通面越來越廣時,危害則越來越大。
雖然錢莊在江州的分號自然比不得總號的規模,但能覆蓋到到縣城不得不說岳家的對於這方面的用心,先讓整個廣陵轄區內的對彙兌有需求的人知曉,以此為中心逐漸向外輻射,規模越來越大。
經認真的考慮後,決定不把銀子全部取出,只取五百兩,一方面是為了人身財産安全,另一方面他想看看是否能這樣做,甚至能不能在其它縣城繼續取銀。
…………
“江老爺,麻煩您稍待一會,我需向掌櫃請示一下。”賬房先生禮儀周到的對江沛拱拱手,轉身大跨步的離開。
錢莊以前經手的銀兩兌換都是全存全取的主顧,但如江沛只想取出其中一部分他們還是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雖說同是一個東家的,取多少都無所謂,但賬房先生還是不能獨自做主應承。
江沛笑著說無礙,讓他自去。照此情形看,剩下的銀子若到其它縣城再兌,應該也是沒有的先例的,因為收據票券上寫的於江州分號兌銀,並未寫其它縣鎮,可能是為了賬房做賬方便吧。
盡管錢莊還存在諸多不方便,但放在古代,岳家能創立這種型別的莊號,且短短兩年中被一府之城的百姓認可已經很了不得,很有遠見了。
沒過一會,賬房先生步伐輕快的從裡面出來,笑容可掬的說:
“江老爺,掌櫃應許了,您可以只兌取部分銀兩,剩餘的在江州或者廣陵都可以再次兌出,不會差了您分厘。”
講明情況,開始提筆書寫兌換銀額憑證,並附上一份事項明細,最後連帶著銀子一併交給了江沛,並叮囑他憑證千萬不可弄丟,否則錢莊是不擔責的。
五百兩銀子是比較大的數額了,他們不便在此多做停留,江沛讓阿九到街肆的布莊採買了一些上等的絲綢以及當地的特産。
緊接著匆匆忙忙的返回了廣陵,來回途中的心情做下對比,愈加的感到錢莊帶來的便利。
廣陵府城內還是一如既往的喧嘩熱鬧,馬車直接駛向江家租賃的院子,午後剛過不久,江沛猜測大夥應該在外面遊玩。
“老爺回來啦!老太太他們出門逛廟會去了。”不出所料,院裡留守的小廝為江沛開啟院門後,告訴了主子們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