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國順把廖思平送回家之後便離開了。而廖思平坐在沙發上一抬頭,吐了一地的啤酒,張曉瓊見狀只好去拿拖把,準備把地拖一拖,而廖思平又是一個轉身,從沙發上滾在地上。
其實張曉瓊還愛著廖思平,於是以她那弱小的身軀去扶廖思平這個壯漢,吃力就不用說了,而且她穿著拖鞋 ,一不小心踩到他吐在地上的啤酒,腳一滑,於是兩人都摔倒在地上,此時此刻的張曉瓊發現自己的“下面”流了好多血,並且隨之而來的是難以忍受的痛苦……
原來她已經懷孕了,只是她剛剛懷孕,加上又是第一次,所以毫無經驗的她,對於自己懷孕的事還不知道,不管怎麼樣,此時此刻的張曉瓊痛恨自己為什麼不是一個男孩,為什麼不是一個男孩……
不管怎麼樣,他們的感情也和這個孩子一樣,化為血水一去不複返。
他們也就在這人山人海之中走散了。
所以廖思平你現在很努力,聽說你上個月又漲工資了。李美言笑著說。
是啊!把工資搞高一點以後好成家立業嗎?廖思平實在沒有想到自己居然也會說出這麼成熟的話,其實這都要感謝李美言。
在旁邊玩手機的歐凱紅聽到廖思平所說的話之後,他表面看起來無動於衷,其實內心已經是感慨萬分,他的手機雖然還拿在手上,但手指早就停止了滑動,從遠處一看就像一個沉思者。正是廖思平的“成家立業”這四個字讓他想到高中時期的同班同學王偉。
王偉自從他老婆班奇穎懷孕之後,班奇穎就把工作給辭了,在家裡安心養胎,但是王偉還是不放心,又把自己的媽媽叫來照顧班奇穎。
而他自己就在外面努力工作,他的工資差不多有一萬塊錢一個月,因此,那家裡的經濟來源全部都落在王偉身上,家裡的房租水電費、一家人的生活費、班奇穎將來在醫院生小孩的費用、還有小孩的奶粉尿不濕……
我們可以作一個假設,如果王偉缺少一份這樣高薪且穩定的工作會怎麼樣?或者說他的工資不足以養活這一家怎麼辦?
有人會說:“等班奇穎生完小孩去幫助王偉掙錢養家嗎?”這看起來是挺不錯的,即使人家女孩願意努力工作,可這對於一個男人來講有點傷自尊心,另外就是過年回家面對親朋好友的詢問:“你男朋友做什麼工作的啊?多少錢一個月啊?”這樣人家女方也不好回答,說起來感覺男方挺……因此這樣看來有點不妥。
也有人會說:“找父母要啊!”父母幫你也只能幫你一時,等到父母老了,父母還要靠你們。再說了,老找父母要是不是有點啃老的嫌疑,因此這樣看來也不太妥當。
也有人會說:“找別人借嗎?”你不從根本上把問題解決到時候你拿什麼還人家,因此這樣也不太妥當。
因此看來只有王偉認真、努力、勤奮地工作,努力提高工資,在經濟方面必須要獨擋一面,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正如廖思平所說:“把工資搞高一點,以後好成家立業嗎?”
張衡曾說:“人生在勤,不索何獲。”愛迪生也曾說:“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因此看來一個女孩在選擇愛情的時候不僅僅要看他愛不愛你,還要看他有沒有事業心,上進心。因為他愛你就不會去拈花惹草,節外生枝,這是在感情方面,精神方面的保障。他有事業心,上進心 ,他便會努力工作賺錢。這是在物質上的保障,雖然不敢說大福大貴,養尊處優,但也不用為生活而多愁善感,這樣看來也可以說是兩全其美,那樣生活也會滋潤一些。
歐凱紅又看了看廖思平,他雖然在高一的時候與自己一樣,是一個壞學生,成天只知道玩樂,不知道做正事。可他與張曉瓊同桌以後,他為了張曉瓊也是努力學習,天天向上,成績就像坐直升飛機一樣,並且在大學畢業的時候,還拿到一個不錯的文憑,他現在又是這麼努力工作,就上個月又漲了工資……另外他爸爸還有一個小工廠,也算是小康家庭了。
歐凱紅再看看自己,以前不努力,現在幹苦力,他也不知道以前的自己怎麼就這麼傻,一想到這裡就有一股辛酸感湧上心頭……
不管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人們都常常說成家立業。成家我們可以理解為:“男女結婚生子,也就是愛情嗎?”那立業呢?立業我們可以理解為:“擁有一份穩定且高薪的工作,或者是當老闆了。”
人們把成家和立業連起來說,這說明成家和立業的關系是息息相關的。由我們以上的舉例說明,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立業可以說是為成家而服務的,也可以說立業是為愛情而服務的。
好了,讓我們回到原來的話題,李美言又問:“你和她是什麼時候認識的?有多少年了?”
廖思平在心裡默默地算著,高中就有三年時光,大學四年時光,現在出來工作又有一年了,細細算來,他們用了八年時間寫了一個故事,原來他們的故事已經這麼長了。
廖思平也曾記得:“自己第一次與張曉瓊見面的時候,那時候的他十六歲,騎著腳踏車……”
他也曾記得:“那次自己上英語課的時候,自己幻想著與張曉瓊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幻想著未來,結果譚文波偷偷地拿著橡皮筋對著自己白花花的臉蛋就彈了過來……”
他也曾記得:“張曉瓊打過自己一個巴掌……”
他也曾記得……
在所有的記憶支離破碎之前,他只有拿起紙和筆,寫下自己的青春年華,匆匆那年,於是這本小說便是他們青春的見證。
廖思平
☆、他們的第一次見面
他們的故事還要從那個夏日開始。廖思平在老師的眼中就是壞學生,家長眼中的壞孩子,原本以為他和張曉瓊沒有任何交集,不知是命運的安排,還是月下老人的穿針引線,他們都是彼此的初戀。
一說到初戀,廖思平的臉蛋泛起一絲絲的紅暈,他的心已經回到那個青少年時代,那個調皮搗蛋,肆意妄為的時候,可是他遇見張曉瓊之後,他發現自己也就變了。
距離開學前的三天,那時的廖思平正在上高一。
早晨的太陽喚醒了沉睡的城市,小鳥也在嘰嘰喳喳地叫著,廖思平拿出籃球像往日一樣,準備出去玩樂。
他的父親廖建元叫住他問“,你的作業寫完了嗎?”他是一位嚴厲而又慈祥的父親,而廖思平只看見他的嚴厲,並沒有看見他的慈祥,所以他的性格多多少少有點叛逆。畢竟他也是屬於青春期的孩子。
廖思平有點不耐煩了:“會寫的已經寫完了,不會寫的就沒有寫。”
聽到這個回答,他爸爸就知道沒有什麼好情況,“把你的作業拿來給我看看。”
廖思平很不情願地拿了出來,因為上面除了名字什麼也沒有寫,他的學習不是一般的糟糕,就連老師都認為他是爛泥扶不上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