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栗子來說,假如方天寫到“大宗師”這三個字,那麼在這三個字中,方天一定會用最直觀的方式表示出真正的大宗師的精神氣度,以至於讓人一看到,就知道大宗師是個什麼樣子。
當然,這裡所謂的讓人看到,也就是兩個丫頭了。
字與神合。
在方天的打算中,字的作用不僅僅是表意,更是傳達一種神韻或者說“真實”。
為此,方天還重拾起了一個東西。
那就是石雕。
石雕,算是方天修行早期的“瞎胡搞”專案之一,那時他是打算透過對石頭進行雕刻,從而靜氣凝神,以及控制身體的力量傳輸什麼的,一句話來說就是輔助修行。
不過沒多長時間,幾乎是雕刻技術才剛剛入門,就被他拋棄了。
而拋棄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修行進步,已經不需要用這種手段了。
這時重拾,目的當然不是修行,而只是為了雕刻本身。
方天這時的雕刻水平,雖因修行進步而有著一定程度的水漲船高,但當初他的基礎情況擺在那兒,應該說,也就是馬馬虎虎吧,不會遜色於雕刻老手,但若橫向類比於他的修行層次,那就弱爆了。
形象,他的雕刻僅僅能做到“形”象。
而方天此時的要求是,“神”似。
氣度神情什麼的似乎不可捉摸,但其實是需要最基礎的“形”來作承載的,只要認真挖掘“形”的構建,是能一定程度上表達出氣度神情的。有著這個想法和要求,更重要的是有著方天現在的修行作打底,以致玩起雕刻來,方天的水平是一日三進。
又或者說,一日千裡。
半個月後的某一天,在兩個丫頭的圍觀下,方天用青石雕刻出了十二個“小方天”,這些石雕大小一致,只站坐姿態不一,當然,神情氣度更是迵異。
“嗯,就這十二個,你們兩個,看看能不能把它們排出一個次序來?”完成雕刻,方天拍拍手,對正把玩著這些小石雕的兩個丫頭說道。
這是一次試手。
十二個“小方天”,擷取了他過去一年多中,十二個不同時間段的樣子。
前幾個是學徒階段,三四五六七八九級的各一,後面的,則是分割著方天幾次大的晉升情況。
不論小oi還是小艾薇,其實都是聰明過人的,用前世爛俗的形容詞來說就是“蘭心蕙質”,聽得方天讓她們把這些石雕按次序排,只略一想了下,就知道方天是要她們按什麼來排。
於是就排了。
兩人的意見差不多是一致的,只中間略有小爭執。
片刻後,十二個石雕排成一排,擺放在方天面前。方天看著,笑了笑,然後當然是對兩人丫頭點頭嘉許。
不過內心中方天還是微微搖頭。
其中有一對,排錯了。
不過關吶!
不是她們不過關,是他不過關。
還需要細細鑽研一番,以獲得一次大的突破。他現在的雕刻水平,只能說初步達成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