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國之軍開始進攻函谷是數天之後,等待他們的是秦軍已經擦亮了了長戈,被追打了一路,這口惡氣,他們要盡數的奉還回去。
顧楠這一次沒有再參戰,只是站在後軍之中遙遙地看著那城頭不斷的紛亂,嘶吼,箭雨,還有不斷從城頭摔落的人。
本該是一副很讓人震撼的場景,可是她卻已經是司空見慣了。
她作為將領看得最習慣的恐怕就是這些讓常人避之不及的徵戰了。
蒙恬也沒有入陣,蒙武沒有讓他去的意思,出乎意料的是他這次倒是沒有鬧騰,安靜地接受了蒙武的安排。
蒙恬站在顧楠的一旁,看著函谷關上混雜在一起計程車兵,捏著自己的拳頭。
他明白自己如今沖上那城頭也什麼都做不了。
但是,總有一天,他要秦國無人敢犯。
站在空地上,一陣風過讓顧楠覺得有些涼,拉了拉自己身上的披肩準備回營帳。
見蒙恬還站在那裡,沒去叫他,自顧自的走了回去,隨著小子自己站在那吹冷風。
雖然已經是早有準備,但是函谷關的險要還是遠遠地超出出了五國之人的想象。
沒有數倍於秦軍的兵力,秦軍又穩紮穩打,如此強攻想要攻破函谷關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浮躁的軍中氣氛,使得本就不和的軍中更加不穩定了起來。
領一國之軍和領五國之軍是完全不一樣的。
五國之人本來就因為相互攻侵,多有間隙,如今只因為一些小擦小碰就能引發騷亂,這幾日更是時常能聽到軍營之間相互抵觸的訊息。
如此下去,秦軍未破恐怕軍中就會大亂。
魏無忌跪坐在自己的案前,閉著眼睛。
這幾日攻以前陣的燕韓兩軍已經大有怨言,相反楚國一直以防範後敵為由,固守不出,對於戰事也是不聞不問。
蒼老的臉上露出了幾分無力的神色。
事不可為嗎?
如今想要一破秦軍,即使聯合五國之力,恐怕也很勉強。
而且他心中的那種不詳的預感越來越重,總覺得,是有什麼大事快要發生了。
他起了退軍的念頭。
如今秦軍已經退守函谷,魏國暫且不會再有侵擾之憂。
可惜此戰的進退已經不掌於他手了。
兩軍交戰多日,韓燕兩軍在前和秦軍交戰損失最嚴重,若是此時退兵,他們作何想?又將魏國至於兩國何處?
他明白此次的五國之局是不可多得的機會,也明白這次是魏國重創秦國的唯一可能。
但是如今軍中各有所意,二十萬大軍真正能聽他調遣的只有六萬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