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們也紛紛聚到了汪謙的微博,想看看處於風口浪尖的汪謙對於現在的局面該如何應對,或者又會說出什麼話來。
“戰鬥汪這次肯定慫了。”
“不慫不行了,上次被光腚系統開除,這次弄不好要被開除國籍了。”
“不敢發微博了吧?現在一定很後悔大嘴巴亂說話。”
“後悔也晚了,後果已經造成了!”
“汪謙快認罪吧!別讓我們所有人受你連累!”
“有本事別慫啊?以前不是很拽嗎?”
很多對汪謙不爽的人這時候紛紛跳了出來,各種風涼話對汪謙冷嘲熱諷。
“戰鬥汪發微博了!”
“發了什麼?道歉宣告?”
“不是,是旅遊圖片和一首詩詞。”
“幾句話把整個世界攪得一團糟,他現在還有閑情去旅遊、寫詩啊?”
“那詩應該有什麼含意的吧?不然這個時候發?”
“先看看詩寫的什麼再說吧。”
汪謙發的是他在遊覽航州嶽王廟時的照片,配的詩是上一世嶽飛的那首《滿江紅?寫懷》。
這一世也有嶽飛,但不知何故並沒有嶽飛的詩詞流傳下來,汪謙這也算是把詩詞物歸原主了。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看不懂啊!誰能解釋解釋?”
“這首詩是純旅遊感慨,還是汪謙在回應什麼嗎?”
“求高手解釋!”
“同求!”
網友們不太明白汪謙為什麼在這時候發遊覽嶽王廟的照片,同時也不太瞭解這首詩詞的具體含意,想繼續看熱鬧結果一頭霧水,只能等高手現身了。
最終還是劉小溪在微博上對這首詩詞進行了註解。
“汪老師顯然是把自己代入了嶽飛當時的心境寫下了這首詩詞,我用我淺薄的知識來對這詩詞進行一番分析吧!”
“首先,汪老師這首詩詞描述的是宋朝中原地區遭受女真奴隸主貴族的鐵騎踐踏和蹂躪的歲月,用以表現嶽飛矢志抗金,執著地追求收複失地、報仇雪恥的壯志宏圖;”
“嶽飛精忠報國、一生徵戰、錚錚鐵骨、堅決不降,代表了廣大人民的願望。”
“說起來自訝片戰爭之後,我國一直被西方列強欺辱,現在的我們雖然沒有象當初的宋朝那樣被女真奴隸主貴族的鐵騎踐踏蹂躪,但國家統一尚未完成,西方列強仍然隨時準備對我們發起經濟戰爭,掠奪我們勞苦大眾辛辛苦苦積累的財富,當初訝片戰爭之恥、甲午戰爭之恥都還沒有報仇雪恥,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想來汪老師這首詩詞也是有感而發。”
“在汪老師的這首詞中,字裡行間無不透出雄壯之氣,充分表現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胸懷。而且汪老師並非一個鍵盤黨,他確實做到了一些事情,為了讓微硬和辱華的卡弗蒂道歉、為華國人討還一個公道,不惜豪賭幾千億最終完成了這一壯舉,他就是我們的民族英雄!”
“讀著這首詩詞的時候,我的眼中含著熱淚,我看到一個正在為國家和民族富強不斷努力的年輕人壯志未酬、無人理解、甚至背後不時有人捅刀,但他仍然深深地愛著這個國家,夢想有一天靠一己之力雪洗曾經受到的所有屈辱。”
“這首詞,表達了嶽飛‘精忠報國’的英雄之志,也表達了汪謙‘精忠報國’的愛國之心,表現出一種浩然正氣、英雄氣質、還有報國立功的決心和樂觀主義精神。‘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把收複山河的宏願,把艱苦的徵戰,以一種樂觀主義精神表現給世人,這樣的詩詞,只有胸懷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寫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