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二章 未央宮變:暗香終章

“等等,“朱允炆盯著他的袖口,“你何時換了新袖口?“

王安的袖口原本繡著竹葉,此刻卻換成了梅花。他抬頭,眼中閃過一絲狠厲:“陛下好記性,這是今早剛換的,因為...梅花衛的首座,要見您。“

殿門突然被推開,朱妙錦身著華服步入,身後跟著二十名紫衣人,手中火銃赫然是改良版的“七連珠“。她的殘缺玉佩已用金線修復,看上去竟比完整的並蒂蓮佩更耀眼。

“參見陛下,“她行禮時毫無敬意,“本宮來取屬於朱家的東西了。“

朱允炆握緊龍椅扶手,卻發現全身乏力,顯然參茶中已下了毒。他望向窗外,本該巡邏的錦衣衛不知所蹤,唯有一輪血月掛在中天,將乾清宮映得宛如地獄。

“你以為抓住我弟弟,就能瓦解梅花衛?“朱妙錦取出真遺詔,“可惜你錯了。太祖爺當年想立燕王,不是因為他能征善戰,而是因為他最像自己——鐵血手腕,雷厲風行。“她忽然指向朱允炆,“而你,太過婦人之仁,根本不配坐這個位置!“

紫衣人舉起火銃,朱允炆閉上雙眼,卻聽見金屬碰撞聲。他睜開眼,看見方孝孺帶著一群身著飛魚服的錦衣衛闖入,為首者竟是...胡廣?

“陛下受驚了,“胡廣摘下官帽,露出光頭——那是梅花衛“金梅堂“的標誌,“方才卑職假意投誠,實則是為了接近朱妙錦。現在,該算總賬了。“

亥時三刻·濟南府衙

朱瞻膳接到南京急報時,正看著朱順昌被押入囚車。密報上胡廣的字跡潦草如狂草:“朱妙錦夜闖皇宮,陛下中毒,速回!“春桃的臉色瞬間慘白:“小王爺,這是調虎離山之計!“

徐增壽忽然抽出佩劍:“忠勇伯,你帶精銳回南京,我留守濟南處理餘黨!“他的鎧甲在火光中泛著冷光,護心鏡上的“忠勤“二字被血染紅,“徐某此生,從未真正忠勤過,但願這次能將功折罪。“

朱瞻膳點頭,翻身上馬。臨行前,他將山河珏塞給徐增壽:“若遇緊急情況,可憑此珏調動附近郡縣兵馬。“少年接過玉珏時,指尖在缺口處輕輕摩挲,眼中閃過複雜的光。

子時正刻·南京皇宮

朱允炆躺在龍床上,嘴角溢位黑血,方孝孺正在為他試毒。朱妙錦被鐵鏈鎖住,卻依舊昂首挺胸:“你們以為贏了?我的人已經控制了午門、西華門,很快就會...“

“很快就會被燕軍全殲。“朱瞻膳的聲音從殿外傳來,他帶著滿身征塵闖入,身後是渾身浴血的燕軍精銳。春桃直奔龍床,取出秘製解藥灌入朱允炆口中:“這是用素梅面紗上的藥粉配製的,以毒攻毒!“

朱允炆劇烈咳嗽,吐出黑血,終於睜開眼睛。他望著朱瞻膳,忽然露出微笑:“朕就知道,你會來。“

朱妙錦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景象:“你怎麼可能這麼快回來?濟南到南京有八百里!“

“因為我們走的是梅花衛的地道,“朱瞻膳摸出從朱順昌身上搜出的地道圖,“不得不說,你們的地道網很厲害,但更厲害的是...胡廣的反間計。“

胡廣從陰影中走出,此刻已換回官服:“朱妙錦姑娘,還記得您讓我轉達給首座的話嗎?可惜,那個'首座',根本不存在。“

朱妙錦臉色驟變:“你說什麼?“

“梅花衛的真正首領,“朱瞻膳一字一頓,“就是你自己。所有的'首座密令',都是你用雙面繡的密信偽造的。你以為分散權力就能避免暴露,卻不知,當你成為唯一知道所有秘密的人時,敗局就已註定。“

丑時三刻·玄武湖邊

朱妙錦被押解至玄武湖邊時,天邊已泛起魚肚白。她望著湖中的並蒂蓮,忽然輕聲笑了:“原來太祖爺早就料到會有今天,所以才留下並蒂蓮佩與山河珏,讓皇權與藩王相互制衡。“

朱允炆握著真遺詔,站在她身後:“太祖爺還說過,'凡日月所照,皆為漢土;江河所至,皆為漢臣'。你以為靠陰謀就能顛覆大明,卻忘了,民心才是最堅固的城牆。“

朱妙錦忽然跪下,向朱允炆叩首:“陛下,臣妹知錯了。但求您放過我的弟弟,他只是個被利用的孩子。“

朱允炆沉默片刻,最終輕輕點頭:“朕會留他一命,但需圈禁鳳陽,永不許出。至於你...“他望向遠方的朝陽,“梅花衛的罪孽,終需有人承擔。“

朱妙錦釋然一笑,轉身走向湖心。春桃欲阻攔,卻被朱瞻膳拉住。只見她的紫衣在水中散開,宛如一朵巨大的梅花,漸漸沉入湖底,只留下一圈漣漪。

寅時正刻·皇宮奉先殿

晨鐘響起時,朱允炆在奉先殿舉行祭天大典。他身著十二章袞服,手持山河劍,身後是朱棣與朱瞻膳,分別捧著並蒂蓮佩與山河珏。方孝孺宣讀祭文,聲音響徹雲霄:“太祖在上,今臣允炆率諸王臣工,誓保大明江山,永固社稷...“

朱瞻膳望著殿外飄揚的“明“字旗號,想起這半個月來的血雨腥風,忽然感到掌心一痛。他低頭,只見山河珏的缺口處滲出一絲血跡,與他掌心的老繭融為一體,竟形成一朵微小的梅花。

春桃輕輕遞來一塊帕子:“小王爺,該上朝了。“

他點頭,將玉珏收入懷中。走出奉先殿時,陽光正好,照在他甲冑上的素梅面紗殘片,泛著柔和的光。遠處,南京城的百姓正在街頭慶祝平叛,孩童們追逐著飄落的梅花,笑聲清脆如銀鈴。

朱瞻膳忽然明白,所謂“暗香“,從來不是陰謀詭計,而是那些深埋在血與火中的忠肝義膽。只要大明的君臣百姓同心同德,縱有再多暗流湧動,終會迎來朗朗乾坤。

(第十二章完)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