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嬤嬤在一旁聽著,心下卻是暗暗奇怪,這拿著家裡的閑錢去放印子錢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據她所知有好些人家都是這麼幹的。
怎麼這事到了王老夫人這就成了不能忍的事了呢?
畢竟是老主僕一場,王老夫人看著李嬤嬤有些晦澀的神色,也就猜出她在想什麼:“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特別像我們這樣的人家,平日裡夾著尾巴做人還來不急,又怎麼能做些與民奪利的事?”
只可惜這樣的道理,李嬤嬤不知道,身為秦國公夫人的齊大夫人也不知道。
她還在為重掌管家大權而沾沾自喜,並且將這幾個月文氏換掉的管家婆子媳婦又重新換了回來,一時間秦國公府裡的風向標又變了變。
那些被換下來的婆子媳婦們就忍不住找到文氏跟前哭訴:“我們這些人又沒有犯錯,怎麼大夫人竟不由分說的將我們全數都換了下來?”
文氏聽著也只能暗暗地嘆氣。
之前那些人被換掉,就是因為她們仗著自己是府裡的老人,背後站著的又是齊大夫人,因此多少就有些使喚不動她們。
沒有辦法之下,自己才將那些人給換了。
只是沒想到自己剛一走,齊大夫人竟然將那些人又給換了回來,這不就是硬生生地在打她這個兒媳婦的臉麼?
而且這些被齊大夫人換下來的人,不用想也知道,極大可能會被人排擠,在國公府裡生存得異常艱難。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之前我只是代為管家,”眼下她卻只能安慰這些被換下來的人,“但你們都是我的人,在這府中,真要是有人欺負你們,你們能忍則忍,若實在是忍不了的話,到時候我可以把你們送到我的田莊上去……”
原本只是想讓少奶奶來幫她們討個說法的眾人,聽得文氏這麼一說,還能再說些什麼?
畢竟從古至今,婆媳大戰,出於道義,媳婦總是容易處於不利的一方。
即便是強勢如齊大夫人,這些年在王老夫人的跟前,卻也只能像只被雨打的鵪鶉一樣。
秦國公府下人間的風起雲湧自然不會影響到府裡主子們的生活。
轉眼就快到了萬壽節。
因為去年那場不太愉快的狩獵,昭德帝也就只打算擺個宮宴,而在那之前,他則是做了一個更大的決定:他要在房山那一帶建一個避暑的行宮。
這訊息一傳出來,那就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而之前還在洋洋自得的齊大夫人,下一刻就呆若成了木雞。
因為今年房山的收成好,她將自己名下的私産全部押在了錢莊,換得錢財又在房山買下了萬畝良田,原打算待那地價回升之後出手再賺一筆,可讓她沒想到的是,這買賣文書還沒來得及捂熱,這地就給收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