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便知道這王府裡,會有大事要發生。
只是他一個做奴僕的,卻不好多說什麼。
為此,他還特意去找過小寶兒商量,想去隔壁的紀府搬救兵。
可小寶兒卻對他道:“你還沒瞧出來嗎?王爺在故意疏遠紀家的人,大年初二那天都只禮節性地去王老夫人那兒坐了坐,茶都沒涼就起了身……”
都說夫妻是床頭打架床尾和,這一次王爺和王妃之間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竟讓他們變得如此的生分。
因此,當小貝子見到王妃主動上門來“求和”,他自然就不能讓王妃就這麼輕易地離開。
於是,他一口氣就讓人搬了三個火盆進來,又讓廚房裡將王妃的晚膳送到了書房,然後親自服侍著王妃進餐。
只可惜沈君兮此時也是滿腹的心事,她並沒有多少胃口,只是象徵性地隨意吃了幾口,就讓人將餐桌給撤了下去。
小貝子又親自給她上了熱茶。
沈君兮也瞧出來,小貝子也不願自己離開。
於是,她索性同小貝子閑聊了起來。
“聽王爺之前說過,你和小寶兒都是從小就跟在他身邊的?”屋裡有了三個火盆後,沈君兮明顯感覺到之前僵掉的身子又活了過來。
“嗯。”小貝子想也沒想地就應道,“那時候禧嬪娘娘瞧中了我們一個機靈一個忠厚,便將我們留在了王爺的身邊。”
“哦?這麼說你們也見過禧嬪娘娘?”沈君兮一聽就來了興趣,“那你覺得禧嬪娘娘是個什麼樣的人?”
小貝子一聽這話,臉色便遲滯了一下。
他以為王妃問的是當年禧嬪娘娘謀害太子一事,他也就連忙為張禧嬪辯解道:“禧嬪娘娘是天底下最為和善的人,就是一隻蝴蝶在她的眼皮子底下沒了,她都要傷心個半天,因此她絕不會是要謀害太子的人!”
沈君兮沒想到自己的一句話,卻問出了趙卓身邊的人對張禧嬪是如此的維護。
想必,也是因為他們心裡相信張禧嬪是無辜的,所以才會在宮裡一直維護著趙卓,一直保護著趙卓,直到他長大吧!
一想到這,沈君兮便覺得張禧嬪還真的挺會識人的,畢竟她也曾聽趙卓說過,他就是靠著生母張禧嬪留給他的老人,才在宮中艱難地存活下來的。
可同樣,沈君兮就更覺得奇怪了,既是這樣,像張禧嬪這樣一個聰慧的女子又怎麼可能會被宮中其他的妃子唆使,去幹那謀逆的事呢?
這也太不合常理了!
要說宮中最巧舌如簧的就是黃淑妃了,而她的姨母紀蓉娘還是相對謹言訥行的人。
張禧嬪會因為姨母的原因而去謀害太子,這在她沈君兮看來,就是件十分匪夷所思的事情。
沈君兮又問小貝子一些關於趙卓在宮中生活起居的瑣碎事。
因為那些事在宮中都稱不上是什麼秘密,小貝子也不覺得這裡面有什麼不能說的禁忌,他便在一旁用銀勺默默地添著銀霜炭火,然後將自己知道的都一一告知了沈君兮。
就這樣,他們竟不知不覺地說到了三更鼓響。
沈君兮就有些擔心地看了眼窗外。
這麼晚了,趙卓還沒有回府,沈君兮的心裡就開始莫名地擔心了起來。
“王爺可有說他今日要去哪嗎?”沈君兮心中那股不好的預感也就變得越來越強烈。
小貝子幾乎是不假思索地搖頭:“王爺一大早只帶了席楓和徐子清出門,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說。”
一聽他身邊帶著席楓和徐子清,沈君兮便稍感心安了點,有這兩個人在,應該不會出什麼意外。
就在沈君兮自我安慰的時候,卻聽得屋外的院子裡突然有了一聲異響,緊接著屋裡便闖進幾個黑衣人來。
遇到這樣的事,沈君兮自是一驚,而小貝子則是想也不想地就拿起火鉗擋在了沈君兮的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