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根本休息不好的曹太後也就日漸消瘦了下來,體力也漸漸不支,以至於過年時昭德帝辦的那場年夜飯她都只能臨時的決定不參加了。
曹太後身體不適,做為宮妃的紀蓉娘和黃淑妃等人本來應該是要上前事疾的。
可曹太後並不信任於她們,往往只讓她們請個安就打發回去了,到後來曹太後的精神頭一日不如一日,就連這些人的請安也免了。
她只留了太子妃曹萱兒在身邊,就連平日裡最喜歡的皇太孫都不準進入慈寧宮,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把病氣過給了皇太孫。
為了這事,昭德帝也急了起來。
雖然他們母子兩在有些事情上有些意見相左,可曹太後畢竟是昭德帝的生母,他不可能真的不聞不問。
只是這樣一來,他也就變得無心政務,又把朝政這一塊交到了太子趙旦的手上。
有了上一次的教訓,這次接手政務的趙旦比之前就要審慎了許多,何況還有兩個兄弟在一旁盯著,更讓他覺得自己不能弄出什麼差錯來。
可巧這個時候,戶部侍郎上書,請求在全國境內推廣種植苞谷、土豆、紅薯等物,一時間引得朝臣議論紛紛。
他們這些慣於吃白米飯的人,平日裡連麵食都吃得不多,又哪裡吃過什麼苞谷、紅薯?有些人更是聞所未聞。
而且這些朝中大臣,多是有錢人家的子弟,即便是出自農家,那也是平日裡不事生産之人。
對種田一無所知的他們在聽聞這些作物長於荒山野地裡之後,更是有人嗤之以鼻:“不過是些荒野之物,有什麼好推廣的?這農人都是看天吃飯的,這一季的收成若是不好,這一年就都白忙活了!”
面對朝中這一邊倒的議論聲,平日裡就很是優柔寡斷的趙旦就更不好做決定了。
趙卓是帶過兵的人,也親自吃過苞谷面、啃過紅薯頭,可原本最有發言權的他只要想說話,就會被太子趙旦打斷。
原來太子趙旦已經感覺到了深深的危機感。
他也知道在昭德帝的心目中,自己的分量遠不及這位從南詔打了勝仗回來的幼弟!
既然是這樣,他就不能讓趙卓在這朝堂上更有存在感,甚至在他的心裡,只要是趙卓提出的來,他一定會反對,只要是趙卓所反對的,他一定會贊成!
兩次三番之後,不止趙卓,就連趙瑞也發現了這一點。
推廣種植苞谷和紅薯是趙卓向謝閣老建議的。
謝閣老得知了沈箴在貴州的種植經驗後,覺得此法可行,才授意戶部侍郎上書朝廷。
可他們沒想到竟會遇到如此之大的阻力,而為了不讓太子像往常一樣無腦反對這件事,趙卓在廷議時幾乎沒有說話。
而那些本屬於中立的朝臣見到“唯一收益”過的壽王趙卓都沒有說話,心下也開始嘀咕起來,覺得這件事,是不是真的不可行?
可這種田播種往往就是這一季,錯過了時間,種子就算撒到了地裡也不會有反應。
見著這些人無限止的爭論著,趙卓便知道這一年大概又要這樣錯過了。
“錯過便錯過了。”沈君兮得知後,卻是安慰趙卓道,“既然不能從朝廷的層面上來推廣這件事,咱們就在農莊裡推行,你是沒瞧見,黑山鎮周圍的幾個鎮現在也陸續開始種植苞谷了,官府雖不收這個糧,可種地的百姓可以留著自己吃,然後把種出的麥子全都交上去。你也說過,百姓在乎的只是有沒有飯吃,能吃飽肚子他們就會很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