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門的時候,遇上林玉梅。
“哎,林二旺,你拿著書包幹什麼?”
“寫作業,你別管。”林二旺不想跟她廢話。
楊茂才雙手背在身後,朝喬家這邊走,遠遠的看見喬月,想了想,還是停下腳步,沒有再上前,“喬月,你爸在家嗎?”
“在呢,你找他有事?”
“哦,是有點事,你讓他出來一下,到村部來一趟,”楊茂才又朝著林家喊了一聲,“二旺,你爸去哪了?”
“我爸下田去了,”林二旺抱著書包,正要往喬家跑呢!
“去找一下,讓他也到村部一趟,”楊茂才說完,轉身便走了。
桃園村的村部,只是兩間青磚瓦房,門前掛著牌子,時間比較久遠,十幾年前就在那,這麼多年風風雨雨,房子雖然很陳舊,但是依然很牢固。
林二旺點點頭,放下書包,朝自家大田的方向跑走了,村長的話還是要聽的,不然他媽非得嘮叨死不可。
楊茂才遠遠的朝喬奶奶點點頭,便轉身去找其他人。
喬奶奶望了眼楊茂才走遠的背影,喃喃道:“看來是要修堤壩了。”
“修堤壩?”喬月不懂。
喬奶奶解釋道:“咱們跟其他幾個村,共用一條河,隔兩年就要修堤壩,不然到了雨季,河水上漲,會淹沒農田,前年是你爸一個人去幹的,回來瘦了一大圈,修堤壩是個累活,村裡分段到戶,每家都有定額。”
“今年我跟爸一塊去幹,自己帶著幹糧就成,”喬陽站在那,用砍刀削竹子的分叉,看著他手上的動作,真挺驚險的,一個弄不好,就會傷到手。
“他們還不管飯嗎?”喬月不能理解,修堤壩是公事,怎麼還要自己帶幹糧。
喬奶奶聽到她的疑問,樂了,“幾百號人,要是管飯,那每天得用多少糧食,再說了,各個村部都窮,誰去掏糧食的錢,咱們村今年要拉電線呢!楊村長成天的往鎮上跑,就是為了錢的事,要是能通上電,可就太好了。”
不說電線,喬月都要忘了自己是現代人。
喬奶奶抬頭看了看天,估摸著再過半個月就要組織去修堤壩,“喬陽,這幾天你多下幾個套子,魚網也要弄起來,要是能逮到兔子,醃了曬幹,等你們上工的時候,就有下飯的菜了。”
“知道了,我現在就做幾個竹套子,小妹,待會我做好了魚網,你拿到小河溝去,知道怎麼放嗎?”喬月將削好的竹子,往院子裡拖,再把門口散落的小竹條全都挪到一邊。
“哥,你做好了竹套子,我跟你一起去挖陷阱,”喬月回屋拿了尼龍網,用手指丈量了尺寸,便找到剪刀,不等喬陽操作,自己咔嚓剪了。
“小妹,你……”喬陽看的愣住,妹妹下手也太快了,他都來不及告訴她製作魚網的方法呢。
喬月把剪刀,往凳子上一擱,輕輕的笑著,“哥,你別小看人,我知道怎麼做,保準比你做的還好。”
設捕魚的網,方法有很多種,現在有魚網也有場地,還有什麼難的。
喬陽又看了一會,確認她不是吹牛,才放下心,繼續做自己的活。
竹子被他劈開,再一分二,二分四,再慢慢削成長長的竹篾。
削竹篾可不是簡單的活,砍刀又重又鋒利,稍不留神,削到手指,可就倒黴了。
喬陽的手藝是跟喬安平學的,喬安平也是編竹子的能手,村裡人很多都會編,但是沒有幾個能把活做到細致,喬安平卻可以。
他編制的竹筐竹籃子,拿到集市上賣,不僅價格要高一些,銷量也最好。
喬安平從家裡出來時,喬月把楊茂才的話對他說了,喬安平點點頭,便出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