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三章 讀書人

矢志尋仇的三長老沒有立馬找王府的麻煩,而是暗中去了大長老處,說服他那位傾心於紅鸞兒的公子,一同謀劃著何時離開落鳳山行刺武幽王。

在落鳳山旁是一片蜿蜒起伏如同盤龍的山巒,與落鳳山相同,這座山也有神怪傳說,有些進山的老獵戶都傳聞山中藏著一條沉睡的龍,因此得名龍眠山。龍眠山與落鳳山圍成一片,位居幽州城南,若想出幽入冀,除了繞行或是乘船,就只能穿行於山間小路。

繞行太遠,將軍公子還沒到冀州呢恐怕就臭了,乘船的話,在王府那裡積攢的一腔憤懣沒處抒發,因此張校尉在三長老那裡大鬧一通後,帶著手下扛著張登仙的屍首,進入龍眠山路。

龍眠山野獸橫行,所以張校尉走得是小心翼翼,他正在心裡怒罵王府裡那位婦道人家太不會事兒,忽然得到手下斥候來報,發現前方有龍眠山匪集結,雖說張校尉長得是虎頭虎腦,可他自從在王府吃過大虧後就學精了,因此才能藉著自家王爺的名頭好好發了一回威風。

幾個軍伍命令手勢打出,下屬立刻潛伏躲藏,張校尉和斥候則暗中靠近那些山匪探聽情報,他很清楚龍眠山匪的老窩在方圓五十裡外,所以今日突兀來此,必然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果然在探聽之中,張校尉聽到了寶藏一詞,心中立刻狂跳不止,龍眠山寶藏的傳聞由來已久,並且這與武幽王府有莫大關聯。

離開武王軍的老人們都相信在龍眠山某處,藏著武王段平生留下的寶藏,盡管百年來都杳無音訊,可這一傳說始終被人深信不疑,武王帥兵馬踏江山,劫掠無數,唐皇慷慨盡數賞賜,而這些寶藏大都被運回了幽州城,可一座幽州城能容下多少寶物?因此視線都集中到了龍眠山上。

“嘿嘿,你們敢把老子打出府,我就挖你們王府的祖墳!”

張校尉眼中閃過狠辣之色,覺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他,立馬決定留下斥候,率領其餘侍從加速趕路,趁返回冀州搬援兵,再回頭來一出剿匪之行!

“老孃兒們還有那個比娘兒們還娘兒們的王爺,你們等著瞧好了!老子一定讓你們知道什麼叫後悔!”張校尉回頭望向龍眠山外的幽州城,恨恨說道。

……

王府車架再度停下,便來到了老武王府門前,比之現在的武幽王府,老王府雖說經歷百年滄桑,卻也因為風吹雨打顯現出深厚底蘊,只在門外站定片刻,就不由得心神震撼,彷彿這座王府由洪荒猛獸所化,那道漆黑大門,便是深不見底的獸口。韓笑緊跟在段平生身後,心中不斷打鼓,生怕被吃了去。

段平生知道,之所以出現此種異狀,是因為在建造王府之時,大門與門前的兩只石獅子,均融入古獸骨灰隱生氣象。而王府佈置,更是陣法大家的手筆,一花一草皆學問,一門一亭藏玄奇,暗合五行八卦之道,具備改天徹地之能,沒人領路,一些老道的飛賊都得暈頭轉向,即便因為王府修繕不勤,陣法有些損壞,卻依舊把韓笑饒得腦袋發暈,連連向段某人嘀咕修得這麼複雜幹嘛?

對於韓笑的抱怨,段平生不置可否,只是淡淡的看了眼對方揪著自己袖口的纖纖玉手,沒有動作,跟隨大管家沈宮,在一眾侍衛的保護下,向王府後堂走去,他要去打掃武王故居,而他昔年留下的東西,也在那裡。

然而,當眾人經過一座碧綠湖畔,段平生驀地看向湖畔對岸的古雅小樓。小樓小樓自然說的是一座宛如江南女子般嬌小可人的二層小樓,樓邊生著棵柳樹,那樓彷彿依柳遙盼,偷偷望向這邊。

埋書樓?

湖邊水波陣陣,柳枝無風自起,似乎在響應段平生的意念,而他之所以看向這座腹中藏有千萬書的小樓,是因為他聽到了一聲呼喚,而這呼喚便來自小樓之中。

接著,奇怪的事情出現了,不用段平生發話,大管家沈宮竟然半路繞道走向埋書樓,而不聲不響之中,旁人竟然毫無異議!

奇了怪了!

江東殘旗生有靈智,難不成這埋書樓也成了妖精?

來到埋書樓前眾人紛紛站定,而段平生卻聽到一聲“請進”!段平生忍不住打量眼前這座二層小樓,與歷經風吹雨打的王府不同,此樓居然看不到一絲殘破之處,好像如百年前新建一般,而一望之下,段某人並沒有察覺到玄奇之處,從外表來看,這座小樓比之攬風望月樓遠遠不如,只是在綠湖柳樹的襯託下,顯得淡雅一點而已。

吱呀!

樓門自動開啟,露出幽深書樓。段平生正想著這麼耗著也不是辦法,就聽到藏在暗處的白衣影衛傳音:“見機行事。”

白衣影衛自輔佐種氣後,便再也不曾現身,如今聽聞他的蒼老聲音,段平生覺得尤為安心,遂走入門中,聽到又一聲吱呀響動,大門再度關緊,而樓外人依舊恍若無知站在原處。

一入眼,段平生看到了比武庫還要龐大而密集的書架,重重疊疊,彷彿天下書籍都歸於此地。他駐足原地左右掃視,沒能看到那位傳音請進的神秘人,然而暗中潛藏搜尋蹤影的白衣影衛,卻是驟然凝神,原因是他看到一個讀書人穿行於書架中,彷彿無物。

那讀書人的速度不快不慢,在段平生等不及之前,穿過最後一層書架出現在他的面前。

打扮簡單甚至有些不修邊幅的讀書人手中拿著一本《道德經》,他指著此書,輕聲詢問:“偷書多年,今日付了偷書錢,我欲再借此書一觀,你想何時討要借書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