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離體回饋,卻是相當大的缺憾,因為佩戴者的弱點,將集中在領結上,領結成了該收容物使用者最最明顯的一個弱點。
尤其加上前面的領結無用真空期,該弱點將更為明顯。
不過對於白歌來說,就不一樣了。他也不是不能用,以後能量足夠的話,自己設定短時間的“無敵”,把回饋的傷害抵擋掉就是了。
說白了,領結就是個傷害儲存器。白歌弱小的時候,可以拿來保命,以後有機會再想辦法將積攢的傷害“清零”。
想到這,白歌決定用了。
雖然有不少缺憾,但終究是個保命利器,有什麼不敢用的?
“我現在就想用了!”
說到用處,白歌第一個想到的,竟是上天入地。
這一點,其實早在中科院,拿黑影人做試驗時……他就想到了。
他需要能量,而太陽與地心,無疑是兩處能量極其狂暴的地帶。
當今人類,別看上了太空,還建造了太空站。
可實際上,人類能探索的地方並不多,別說宇宙了,光是地球就有太多太多的地方去不了。
海底就不說了,人類最深只去到一萬多米。
至於地底,別看打洞簡單,可實際上最深的陸上鑽井,不過十二公裡而已。
那個洞對地球來說,只不過是在一層極其薄的皮上,打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坑罷了。
這層皮就是地殼,陸上平均厚度為三十三公裡,地幔的厚度約為兩千八百六十五公裡,地殼連地幔的零頭都不到。所以人類連這層皮都穿不過去,又何談更深層次?
白歌知道,在這人類無法探索到的幾千公裡尺度中,有大量的礦物質隱藏。
在下地幔六百至一千公裡深的地方,就存在著一種鑽石層。
高壓高溫的環境,讓原子重新排列,形成大量鑽石。這些鑽石往往巨大無比,可能一塊鑽石的佔地,就比洛杉磯還要大。
這樣的鑽石層,在下地幔中到處都是。
而且除鑽石之外,地幔中還有更多的“寶石”,橄欖石和尖晶石數不勝數,地幔中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是這些東西。
盡管可以作為寶石級的只佔有很少比例,可這個比例在龐大的數量基礎下,也是相當多了。
如果說深海是一片藏寶地的話,那深層地幔,本身就是個巨寶,地表九成的資源,都來自於地下。
海底還要找沉船,深山還得挖古墓的話……地幔深層,拿一塊“石頭”就夠了。
可惜,人類現有的條件,完全無法去往地幔,那裡有著四千到六千攝氏度的高溫,壓力更不用說。
各種極端環境讓那裡是真正的地獄,高溫溶解了地幔物質,液態熔岩肆虐地底。
人類若想去那樣的地方,還需要發展很久。
不過,白歌現在用一個收容物,便能解決這個問題。
黑色領結能讓他不懼地幔的極端環境,高溫高壓都不在話下。
“可惜,吸收儲存熱能的特性,比安全儲電要困難的多!”
如果白歌能做到在地幔深層吸收熱能,那他去地底一千公裡走一趟,不僅可以獲取眾多寶石,還能因此得到源源不斷的熱能!
可實際上,這一點是難以實現的,涉及到的地方太多。
他必須讓自己能不懼六千攝氏度高溫,不懼地表一百萬倍的高壓,再加上無視缺氧和無視各種化學反應。
“就算這些統統實現,我也不能用自身來吸熱,因為以我只有五十公斤不到的體重,在五千攝氏度的環境下,也只能得到相當於三百度電左右的能量。”
“熱量歸熱量,熱能是熱能。”
“我所能吸收的熱能是與我的質量成正比的,如果要改變這一點,可是違背了熱力學定律。我說不定要付出超過‘安全儲電特性’幾萬倍的能量,才能具現……”
“不,我只需要加一道‘熱能瞬間轉化為電能’的特性,配合我已經有的儲電特性,似乎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而且,不用身體吸熱,直接將高溫物質收入腦洞,再進行轉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