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真假安南王(二)

百裡英“嗖”的一聲拔出隨身攜帶的芳菲劍,笑道:“說了不記得了。大約是前世見過的什麼人,和你身形差不多的。”

公孫靖略微失望的點點頭,不再追問。

百裡英挽了個劍花,道:“師兄,你剛才舞的那套是什麼劍法?我以前怎麼沒見你練過?”

公孫靖略一沉吟,答道:“還真劍法。是我幾年前從一本古籍裡找到的。”

百裡英笑道:“教教我唄。”

公孫靖點頭道好。倆人練了一會兒劍,百裡英練得滿頭大汗,氣喘籲籲。

“休息會兒。師兄,不是我說你,你這徒弟的修為也太差勁了。等我拿到玉,我就回五老峰去修行。”

公孫靖道:“我也正有此意。”

百裡英抹了抹額前的汗,笑道:“師父一定不會再收我們了。我們只能找個道觀,自己修行。”

公孫靖道:“散修也好。自由自在。”

“那倒是。”想起五老峰上那些嚴格到變態的規矩,百裡英也忍不住起一身雞皮疙瘩。“蘭臺的律令太多了,幾位師父還動不動就罰抄律令,手都能抄起繭子來。”

倆人練了一陣劍,一起回了客棧。

一個月後,百裡英和公孫靖趕到了幸州。

剛到幸州,他們就聽到了一個奇怪的傳聞。當地已經停止了一百多年進貢“矮奴”的習俗,現在又悄悄的死灰複燃了,江東王命幸州進貢“矮奴”。

“宗師弟要這麼多矮民做什麼?”百裡英問公孫靖。

她想起那個捂著流血的耳朵、卻倔強的一語不發的孩子。想到他是如何囚禁趙昭昭的,百裡英突然道:“他……不是在養邪靈吧?”

公孫靖瞥了她一眼,沉聲道:“宗師弟為人,不至於此。”

“那倒也是。”百裡英自言自語道,“若他真敢如此作惡,五老峰早就派人下山來清理門戶了。”

自古以來,幸州多出侏儒,時人稱“矮民”。兩三百年前,有個皇帝下詔各地進貢特産。幸州太窮了,沒什麼東西好進貢的。當時的州官靈機一動,就進貢了一名叫劉福的侏儒秀才。

劉福雖然身材矮小,但思維敏捷、口齒伶俐,善辯且極會科打諢,而且擅長寫青詞,深得皇帝喜愛,除了睡覺和上廁所不帶著,基本上哪兒都帶著劉福。

當時這個皇帝基本已經被權臣架空,在政治上沒什麼建樹,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玄修上,熱衷於煉金丹和求長生。在一些特殊的儀式中,難免需要撰寫青詞,擅揣聖意的劉福就有了用武之地。

青詞又叫綠章,因在青藤紙上用朱紅色字寫而得名。青詞本是道教舉行齋醮儀式時,獻給天界神明的章表奏文,以極其華麗的文筆,表達出皇帝對天帝的敬意和求仙的誠意。歷朝歷代的翰林院專門制有《道門青詞例》,規定了青詞的體例。

以寫青詞平步青雲的劉福,享盡了人間榮華富貴。只可惜壽命不長,不到四十歲就因病去世了。自劉福以後,幸州進貢矮奴成為慣例,朝廷要求每歲貢一人。

歷任的州官為了逢迎上意、加官進爵,就弄虛作假,人為製造侏儒。他們命人把年幼的男孩子放進特製的陶罐裡,只露出腦袋,由專人供給飲食,控制其骨骼生長。待養成後,再破罐出人,進貢給朝廷。

這種駭人聽聞的方法世代相傳,延續了近百年,幸州百姓叫苦不疊。直到前朝開國數十年後,有一個姓譚處一的京官因直言上書得罪同僚,被貶到此地任刺史。

譚處一對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情極度不滿,幾度上書陳情,懇求皇帝罷免幸州侏儒之貢。最終皇帝親自下詔,免除了幸州年年進貢侏儒的負擔。

幸州罷貢侏儒,百姓拍手稱快。但譚處一因水土不服,身染惡疾,上任不過六七年就故去了。州民感念他的恩德,在州城西門的城牆腳,修建了一座“譚公祠”。

祠中有詩雲:“州罷侏儒,子散,賢哉譚使君,祠前香一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