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清曼沒有點破小孩的秘密,抓著小孩玩鬧的一會才起床。
這個點,可以起了。
收拾收拾,再把飯做出來,差不多就能到十點。
日頭短,她家今天也不打算吃三餐,畢竟昨天晚上吃了很多肉食,肉食不僅管飽,還頂餓,剛起床的三人都沒感覺到餓。
這還是楚楚第一次早上起來肚子不餓。
“姐,姐夫,這煤好能燒,昨天咱家燒了一天一夜也才燒了小半簍煤,要是燒柴,最少得燒這樣的四、五簍,而且溫度也沒有燒煤的高。”
洗漱完畢的楚楚蹲在西屋鋼爐子前震驚地東瞅瞅西看看。
他家在室內裝柴、裝煤的都是大柳筐。
這種柳筐是圓形的,帶著兩個耳朵一樣的提手,最適合放在地上裝東西。
“煤確實更經燒。”秦清曼在廳堂裡一邊回答楚楚的話一邊用平底鍋煎餃子。
昨天晚上他們煮的餃子稍微多了一點,沒吃完,沒吃完的餃子今天稍微煎一下就能吃。
因為是煮熟過的,鍋底也不用再加面水,就用小火慢煎就行,鍋蓋一蓋上,油也不會濺出來。
“姐,煤這麼好用,你說屯裡其他人為什麼不燒煤?”
楚楚疑惑地從西屋走出來。
“這種塊煤難得,首先供應的是各級機關單位與軍隊,老百姓一般買不起,也買不到,城裡百姓做飯會用蜂窩煤,鄉下百姓更願意選擇燒柴,柴漫山遍野都有,不花錢。”
秦清曼回答著楚楚的話。
東北好幾個大林區,樹木繁茂,擁有無數的木材,加上五八年的大煉鋼與後來的良田開墾,整個東北擁有著無數用不完的木柴。
像他們靠山屯,只要不懶,每年多積點木柴,家家冬天在家都不至於受凍。
原主當初受凍是因為家裡木柴被幾個嬸娘借走,再加上原主體力有限自己沒砍回多少柴才凍得一覺不醒。
楚楚聽了秦清曼的話立刻就明白了。
花錢與不花錢比起來,當然是選擇使用不花錢的。
“謝謝姐夫。”小孩跑到衛淩的身邊抱了抱衛淩的大腿,他知道他們家的煤因何而來。
衛淩正在幫秦清曼做飯,被楚楚抱住大腿,分出一隻手摸了摸小孩的腦袋。
待在一起是三人說不出的溫馨。
早飯吃完,一家三口移到西屋活動,西屋除了鋼爐子更暖和,炕也燒著,楚楚不管是在炕上玩耍還是在地上玩耍都沒問題。
窗簾全部開啟,屋外的白雪與冰淩會讓室內更亮堂。
沒什麼事的秦清曼拿出未完成的毛衣坐在爐火邊接著織,衛淩則坐在炕頭教楚楚認字。
貓冬的冬季只能待在屋裡,大家不是準備一日兩餐就是給自己找點事打發時間。
衛淩這具身體文化水平不錯,教五歲的楚楚綽綽有餘。
跟媳婦待在一起,衛淩覺得就算是不說話,但只要一抬頭能看到媳婦他就很滿足,他非常滿足現在這樣的生活,要是他們的新家修好了就更好。
衛淩想到這,看向了楚楚。
楚楚五歲,翻年就六歲,六歲的小孩送去上學早是早了點,但早點接受教育也很不錯,他能看出小孩很聰明,理解能力很不錯。
“姐夫,你看這個字是不是這樣寫的?”
楚楚的聲音及時打斷了衛淩的思索。
衛淩低頭看向楚楚用手指在炕上比劃的字,雖然沒有用筆寫出來,但書寫的順序還是對的。
衛淩與楚楚兩人在炕上學習時,秦清曼手裡的毛線團也在飛速縮小。
前世沒發達前,她為了省錢經常給自己織毛衣,所以速度很快。
秦清曼織毛衣原本速度就很快,加上原主這具身子幹過活,手指並不像後世的她保養得那麼細嫩與精緻,此時竹簽上下翻飛時並不會因為不停地使用竹簽而指頭痛。
所以秦清曼手裡的毛衣織得很快。
中午一點的時候,已經織了十幾厘米長,加上之前織點,已經有了半身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