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章

李寶珠見大家笑過了,恭維道:“銘哥兒虎頭虎腦,蘭姐兒玉雪可愛,窈娘真是好福氣。”

一提起自家一雙兒女,孫窈娘神色更柔,嗔怪道:“你提起蘭姐兒我倒想起來了,她才六歲,丁點大的個子,哪裡就要你送頭面來!那頭面上嵌的寶石珠子,比我們蘭姐的頭發都多!”

聽她自嘲家中幼女,眾人便又笑得打跌,紛紛說道,幸虧蘭姐兒不在這裡,不曉得你編排她。

餘光瞥見沈瀾也笑了,孫窈娘正要再自嘲一番好博她高興,誰知那李寶珠笑了一陣,便捂著肚子道:“窈娘你一提頭發頭面,我倒想起一樁趣事來。”

見沈瀾好奇望來,李寶珠即刻振奮精神道:“咱們這樣的人家若要打扮起來,自有丫鬟婆子。可外頭那些中不溜的人家便不同了。”

見她賣關子,潑辣的葉盼娘即刻夾了一連烤鹿肉給她,催促道:“又有什麼好笑話,速速講來。”

李寶珠不敢再賣關子,便說道:“上上回我赴宴,幾個驟然發家的鹽商婦人,竟滿頭珠翠的來了。這倒也沒什麼,咱們這樣的人家,誰還缺幾根金簪子?誰、誰知……”

她說著說著,自己忍不住笑起來,惹得眾人紛紛催促道:“莫笑了,莫笑了,快快講來。”

李寶珠忍著笑:“那幾個婦人高髻金釵,滿頭珠翠,脖子僵得不能動了。她們怕頭上的釵環掉下來,只好跟個木頭人似的,直挺挺坐著,”

眾人吃吃笑成一團,葉盼娘笑得去捂肚子,李寶珠還要道:“周圍兩三個僕婢扶著她們,還得盯著地磚,好把跌下來的釵環撿起來!”

眾人肚皮都要笑破,沈瀾不愛嘲笑旁人,又不好脫離這些人,便順勢笑了兩聲。

孫窈娘笑的肚皮都痛了,問道:“這是怎麼打扮的?怎得弄成這樣?”

李寶珠忍著笑解釋道:“我後來也去問了,她們說是杭州新起來的風氣,只說是尋插帶婆打扮的。”說罷,又道:“我今日也尋了兩個插帶婆來,非要叫你們看看當日我為何笑破肚皮。”

李寶珠說著,便招徠兩個丫鬟坐著不動,專貢獻出頭發當模特,又使喚人將候在園子外的兩個插帶婆帶進來。

沈瀾百無聊賴地吃了會兒丫鬟烤的鹿肉,又賞了會兒景色,便望見有丫鬟引著一個鸚哥綠比甲、一個深青襖子的婦人齊齊入亭拜見,躬身行禮,口稱夫人太太。

“你二人只消將二月十六,趙夫人宴上,你們裝扮錢、王兩位鹽商之婦那般,在這兩個丫鬟身上複刻出來便是。”

那兩個插帶婆得了李寶珠吩咐,便齊齊抬起頭,直起身子,欲要動作。

沈瀾一時愕然,拈著半塊玫瑰搽穰卷兒發愣。

那鸚哥綠比甲,包頭盤髻,斜插著鎏金一點油簪子的婦人分明是玉容。當年四太太捉姦,沈瀾親手從四老爺別院中帶走的外室玉容。

她怎會在此?還做了什麼插帶婆?

作者有話說:

1.寄園是明代西湖南路柳洲亭附近的一所園子,我這裡用了這個。出自張岱《西湖夢尋》

2. 龍眠居士是宋代李公麟。

3. 插帶婆是明代杭州舊俗,出自《明代社會生活史》

書中提到:插戴的首飾太大太多,人就不能動彈。

原文:“等到上轎時,幾乎不能入簾轎。到了別人家裡,入席,又需俊僕四五人在左右服侍,仰觀俯察,但恐遺失一件首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