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章

聞言,張東越發遲疑,猶猶豫豫,到底說道:“夫人,你說這謠言到底是真是假?”

沈瀾瞥他一眼,笑問道:“真又如何?假又如何?難不成你還想獻了米糧去投機?”

張東苦笑一聲:“夫人說笑了。不過是盼著能安安生生過日子罷了。”

沈瀾嘆息一聲,寧做太平犬,不為亂世人啊。

“你且安心,便是魏國公真要反了,也不至於弄出什麼屠城三日的事。”裴儉如何她不知道,但裴慎麾下軍紀森嚴。

張東點點頭:”這倒是,聽聞魏國公世子在浙江、福建等地剿殺倭寇,又去四川平叛,與民秋毫無犯。”語罷,又惡狠狠道:“若真換了皇帝也好,盡管殺了那幫欺負人的龍子龍孫。”

沈瀾默然不語。從前她訊息閉塞,不明白天下為何亂成這般?如今在外奔波六載,到底知道了些。

不提別的,僅僅只談各地藩王子嗣繁盛,便已是大燕敗亡的原因之一。

僅河南一地就有近萬藩王及子嗣,半省土地都隸屬於各大藩王。河南失地農戶能不造反嗎?

張東家中田産便是被侵佔了,逃難來的湖廣,後被沈瀾收攏。一提起這幫藩王,張東半分好感都無,惡狠狠地啐了兩口。

“張哥,這些事原本也與我們無關。你且先將洞庭湖糧食一事安排好。”語罷,沈瀾嘆息道:“說到底,保住性命為上。”

張東長嘆一聲,沈瀾複又叮囑道:“明日我便遣了彭弘業來尋你。”彭三當年隨著沈瀾入湖廣,改名弘業,自此便與另一個南直隸的流民龔柱子一起,分管沈瀾手下百餘條漁船。

張東應了一聲,複又低聲道:“夫人,前些日子德安府大米行那頭抓住了三個白龍掛,其中還有一個是內鬼。”

沈瀾臉色一沉,冷聲道:“照著規矩,只管當著德安府眾兄弟的面處置了。”

她不僅在武昌有江米店,整個湖廣十五府內,半數都有她的糧鋪。

沈瀾當年能白手起家,全靠仁義有加、賞罰分明八字。她糧鋪裡的米,每到年末,盤點過後,必會分潤數成給手下人,以作獎賞。

值此亂世,米如黃金。偷糧鋪裡的米,那真是偷大家的命。這幾個偷米賊便是沈瀾不處置,只怕也要被德安府的夥計們活活打死。

處置完了偷米賊,又交代了數件事,沈瀾方才上了油壁車。

沈宅不過兩進的院子,前面議事,後頭住人。倒不是沈瀾買不起雕樑畫棟的園子,不過是覺得財不露白,亂世何必把自己弄得太煊赫,嫌棄自己目標太小,亂軍太少嗎?

一入沈宅,丫鬟春鵑即刻從清漆託盤上取下三碗姜湯來。褐色的湯液盛在甜白瓷碗裡,乎乎的冒著熱氣。

潮生認真道:“娘,我先去讀書了。”說罷,一溜煙兒小跑著往門外沖。

“回來。”

潮生僵住,回身訕笑:“娘,還有什麼事嗎?”

沈瀾不疾不徐道:“你淋了雨,把姜湯吃了。”

潮生沒跑成,他連薑片糖都不願意吃,別提更熱更辣的姜湯了,便撲進她懷裡,糯米糕一般,扭來扭去地撒嬌:“娘,我最喜歡你了!”

沈瀾不吃他這一套,面不改色道:“我也最喜歡你。”說罷,就把一碗姜湯遞到他眼前。

潮生無處可逃,苦著臉捏著鼻子喝了一碗,沈瀾這才滿意道:“秋鳶,你也喝一碗姜湯罷。喝完了便與春鵑一起去歇著罷。”

清明細雨密如牛毛,尚有幾分輕寒之意。室內點了幾個炭盆,又鋪著厚厚的灑海剌,熱烘烘的。

沈瀾抱著潮生,輕聲問道:“今日為何逃學?”

潮生眨眨眼,甜滋滋道:“娘,我錯了。以後不敢了。”

沈瀾心知他這是在迴避問題,便輕哼一聲:“你不僅逃學,還跟同窗打架,這又是為何?”

潮生昂首挺胸,理直氣壯:“娘,你在馬車裡沒聽見嗎?是官僧背書背不過我,鬥草又輸給我,他先來打我,我才還手的。”

知子莫若母。沈瀾根本不信。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