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納悶道:“年輕有何好處?”
沈瀾笑道:“年輕跑得快,先折秋桂來。”
眾人一愣,霎時鬨笑起來。
這打油詩泛著一股促狹勁兒,卻又有祝賀他蟾宮折桂之意,李景自己也忍不住發笑。
一時間,空氣裡都充滿著快活的氣息。
全是十七八的年輕人,有個俊秀的即刻促狹道:“景弟年輕跑得快,為兄老邁不堪摘,還請景弟歇歇腳,先令秋桂入兄懷。”
這下沈瀾也忍不住笑起來。
李景被調侃地羞惱,“惟學兄,你年不過十九,哪裡老邁!”
楊惟學連忙擺手,正色道:“到底不如景弟年輕。”
於是眾人又笑作一團。
年紀最大的王志全笑著指了指楊惟學,又指了指沈瀾道:“楊惟學啊楊惟學,你怕是沒料到自己有朝一日竟能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楊惟學只覺這王覽小兄弟頗為風趣,便道:“是極是極!只是目前我與覽弟也分不出個高低來。”
說著,他目光在周圍人身上不懷好意的轉了一圈:“只等來日挑個好時候,再挑個促狹的物件,好在他身上一決勝負。”
“別別別!”周圍人立時求饒。
沈瀾便正色道:“小弟認輸,惟學兄當得起江南第一促狹鬼之稱。”
眾人複又鬨笑起來,楊惟學自己也笑得打跌。
鬧過一出,沈瀾與眾人距離拉近,便想趁機問問蘇州城內哪裡的客棧安全、哪裡的牙行可靠等等。
楊惟學自詡與沈瀾惺惺相惜,便道:“覽弟勿憂,為兄家在蘇州還算有幾分聲望,屆時指派個老僕帶你便是。”
沈瀾心喜,這便是撞貴人的好處了。八月秋闈,士子們回返原籍參考鄉試,尤其是衣著華貴的子弟,俱是當地大族。
有了這些大族子弟照料一二,便不懼被衙役欺淩、惡少糾纏,辦事也有人引路。
沈瀾心喜,連忙道:“今日蒙楊兄恩德,來日若能幫得上楊兄忙,楊兄盡管吩咐。”
楊惟學見她頗為知恩,心裡也暢快,便道:“覽弟千裡迢迢來蘇州,為兄焉能不盡地主之誼?屆時到了蘇州,為兄帶你去松鶴樓,好生祭祭五髒廟!”
沈瀾拱手道:“若松鶴樓太貴,我便只能留在樓裡洗碗抵債了。”
眾人大笑起來,王志全指指楊惟學道:“那松鶴樓便是他家開的,覽弟盡管吃!”
一行人有說有笑地聊起了蘇州風物,一時間滿船都是歡聲笑語。
此時此刻,置身於人群之中,縱情交談,無拘無束,沈瀾方有劫後餘生之感。
她慶幸之餘,只極目望去,見遼闊碧空之下,河面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數艘大船風帆鼓動,破浪而行。
天高河闊之景,蕩盡胸中鬱氣!
那楊惟學見了此景,竟轉頭沖著沈瀾眨眨眼,笑道:“覽弟見了此景,可是詩興大發?”
沈瀾心知他這是又要來戲謔她,便朗笑道:“倒想起了李太白的詩。”
楊惟學沉吟道:“可是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沈瀾朗聲一笑,接話道:“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兩人相視一笑,只覺湖海豪氣,關塞風景,萬裡山河俱在胸懷中。
作者有話說:
1.湖海豪氣,關塞風景改自《水調歌頭·聞採石戰勝》
2.萬裡山河俱在胸懷中改自《贈裴十四》
3.蘇州不是沈瀾的家鄉,上一次逃跑也沒去過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