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一波一波援軍到來,己方士氣大振,蒙古兵竟隱有潰敗之象。
裴慎渾然不覺計策已奏效,只不斷沖著俺答中軍沖殺。
戰場上早已亂成一團,俺答環顧四周,在周遭親衛掩護下,便是能注意到裴慎,也根本沖殺不了。只因前方不僅有蒙古兵,也有宣府等地的兵馬。
待裴慎在周遭親衛掩護下,尋了個不遠不近的位置,便取出背上強弩,於馬上騎射,開弓,瞄準——
那俺答親衛見有人瞄準自家可汗,即刻飛撲上去,高呼:“可汗快躲!!”
箭矢呼嘯而去——
中軍大旗旗杆應聲而折。
唬得俺答回頭望去,霎時間便臉色大變,竟伸手要去扶那旗幟:“快!快把大旗扶起來!”
來不及了,裴慎身側親衛即刻高呼道:“俺答已死!俺答已死!”
敵方援軍一波一波到來,蒙古兵本就心中隱有焦慮畏怯,此刻又聽聞自家可汗已死,離得遠的蒙古兵抬頭一望,竟望不到俺答大旗了,心中惶恐之下,霎時潰敗起來。
千裡之堤,潰於蟻xue。蒙古兵一角潰敗,便是俺答再將大旗立起來,也已來不及了。
潰敗之勢,竟成了野火燎原。
裴慎帶著騎兵再度沖殺起來,只將蒙古兵隊伍分割的七零八落,任由各地援軍將其蠶食殆盡。
俺答眼見大勢已去,當機立斷,在親衛保護下,鳴金收兵,速速退去。十萬蒙古大軍,丟盔棄甲,潰敗而逃。
裴慎即刻令人擂鼓,鼓聲大作,眾將士再度咬上蒙古兵,沖殺一陣,這才鳴金收兵。
此刻,裴慎鎧甲之上血跡早已幹透,積成了層層血汙,濃烈的腥臭氣直叫人作嘔。
“蒙中丞大人相救,不甚感激。”宣府總兵高庸浴血奮戰,僥幸留得一命,此刻右臂中箭,強忍著疼痛前來寒暄。
此一役後,裴中丞只怕又要青雲直上,兼之對方又是救他一命,還贈了場戰功給他,官位又比他高,高庸必要先前來面見裴慎,方肯去治傷。
“高大人不必客氣,還是快快去治傷罷。”裴慎溫聲道。
只這麼一句話功夫,裴慎跟前便已聚齊了各個總督派遣來的幾位總兵。
高庸強忍著疼痛道:“今日勞煩諸位馳援宣府,高某在此謝過了。”
“高總兵客氣了。”
“宣大與薊遼本就是唇齒相依,應該的。”
眾人推辭了幾句,高庸這才道:“我已派人在府中備下熱水酒菜,還請諸位莫要嫌棄。”
眾人也不推辭,被高庸手下人引著,前去高總兵府上。
其中薊遼總督派遣來的總兵蔣銳,邊走邊恭維道:“這一役,中丞大人功不可沒,下官在此提前恭賀大人了。”
裴慎笑笑,拱手溫聲道:“此役皆仰賴將士用命,諸位幫扶,我不過略盡綿薄之力罷了。”
這話一出,眾人紛紛笑起來。這個說裴大人太謙虛,那個說裴大人好計策。人人拍馬屁,拍得一片和樂。
蔣銳難免感嘆道:“此等大捷,中丞大人必要回京都述職受賞。說來我已有八年未回京,也不知京都風貌如何了?”
回京?裴慎思及此處,只冷笑一聲,入得高總兵府上,徑自沐浴更衣去了。
作者有話說:
本章參考書目:《明代九邊史地研究》、
“耳只聞鑼鼓之音,目只視旗幟之色”出自戚繼光《練兵實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