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這老大娘非要買書,照小的的意思,賣給她老人家一套得了。
可我們東家卻非說,何苦來哉,不如讓老人家多留些銀子養老。
他自己倒貼進去幾兩銀子,去外面買了套十三經,送給老人家。
真真是沒法兒說啊!”
“就你多嘴!”
一直羞愧不已的林誠,喝斥了夥計一句後,乾笑著對眾人道:“諸位鄉賢,小子實話實說,這家書坊,真真就沒指望過它賺銀錢。
不過礙於祖訓,一直開著。
原也不是為了咱老百姓買書用的,家祖曾得鄉侯爵,酷愛讀書。
這書坊原也是為了勳戚子弟所開,只是後人不肖,不善經濟之道,也就任憑其沒落了。”
張元聞言皺眉道:“不是隻賣著儒衫戴青衿的麼?怎麼成了勳戚子弟了?”
他雖是文官出身,可對勳戚子弟卻是發自心底的不喜。
林誠忙解釋道:“張相公莫急,我話還沒說完。
賣給你們儒生,自是按原成本價賣的,一套八兩,不賺什麼。
可賣給其他人,一律三倍價格,二十四兩!
原是指望能靠這個維持收支平衡,沒想到這一虧空,就是六七十年。
到後來,也就再沒指望賣給他們了。
他們不識貨!”
這話張元等監生就太喜歡聽了,國子監內也有勳戚子弟在讀,可對那些傻大黑粗的傲慢蠢貨,張元等文官子弟真真是深惡痛絕。
心情好,也不願再耽擱太久,道:“林東家能有此見識,也算不凡。
既然張某出面了,也不願讓林東家違逆堅守了近百年的祖法,不如這樣,我個人出銀子,買一套十三經,送與這位老人家,全其一家慈孝之心,如何?”
“好!!”
圍觀百姓聞言,登時爆發出叫好聲來。
各式各樣的誇讚聲,洶湧而來。
這一刻,張元自覺好似已經騎上御馬在朱雀大街的御道上誇功了。
不過林誠卻忽地面色漲紅,激動道:“罷了,連張相公這素不相識之人,都能為這老大娘解囊相助,我這書坊東家又豈能吝嗇?
我都虧空了幾十年了,不差這一個,豁出去了,這套書,本書坊送了!
大不了,下個月只吃饅頭不吃菜!”
說罷,對身邊苦著臉的小夥計喊道:“邱三,去!取一套上好的十三經來,送給老人家!
另外,再欠你三月月錢。”
“哈哈哈!”
圍觀百姓都被這一對東傢伙計給逗樂了,那坐在地上的老婦則慌忙道:“我有錢,我有錢!”
林誠不等張元開口,就道:“老大娘,你的銀錢留給你自己使吧。
雖說如今我家也家道中落,不富裕了,可我到底還年輕,還能做事,你老卻不容易……
我幫不了太多,只能送你一套書,就當這燈節節禮了。”
話剛說完,就見小夥計抱了一個不小的書箱走來。
“老大娘,你拿的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