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再看,她頓時有了很多的發現。
老子的《道德經》,短短五千字,闡述了天地之道,自然之道,紅塵之道。
而這三種道果,基本概括了修士所修的所有道果。
修士對時空規則的理解和掌控,修士對天地力量的運用,修士對因緣報應的摸索。
柳夕可以肯定,這個被尊稱為老子的李耳,一定和她一樣來自修道世界。
她甚至能夠憑借《道德經》的闡述,猜測他的身份——六千多年前,陰陽宗首席弟子李不語。
相傳陰陽宗首席弟子李不語,修為剛踏入元嬰境界,便自悟法術一氣化三清和坐忘無我。
然後憑借一氣化三清的功法,越級挑戰化神境界的邪派血袍老祖,斬斷了對方雙手,差點就把血袍老祖就地斬殺。
此戰過後,李不語的名字響徹當時的修道世界,被認為是修道界年輕一輩最頂尖的強者。
後來李不語奉師門之命探索巫族廢墟,消失在深淵魔洞,至今已有六千多年,這個名字依然是修道世界的傳說。
柳夕感慨的嘆息一聲:終於找到你們的痕跡了,我的前輩們。
她又從《聊齋志異》中找到一篇關於嶗山道士的文言文,裡面描寫了道士師傅和兩位客人喝酒時施展法術。
酒壺中酒水永遠喝不完,隨手剪紙成月,可以扔筷成美女,可以移形換影到月中飲酒。
柳夕心裡暗道:酒壺中的酒喝不完,那是隔空取物的手段。
剪紙成月,這是符籙。
扔筷成美女,且做霓裳舞,這是幻術。
移形換影到月中飲酒,這個是須彌納芥子的空間神通。
柳夕可以肯定,書中描寫的道士師傅和這兩名客人,全都是來自於修道世界的修士。
三人居然聚在一起喝酒,證明他們彼此找到了對方。
柳夕心髒砰砰的跳了起來,一直壓抑的心情都有些飛揚起來。
這至少證明瞭一件事,她並不孤單。
面對強大的巫族異能者,她也並不是勢單力薄。
不過這些前輩現在隱藏在什麼地方呢?他們是以什麼身份生活?
這一點柳夕暫時還沒有答案,但她已經不像初來時那麼驚惶,她可以去前輩們曾經出現過的地方慢慢尋找。
只要他們還活著,柳夕就有把握找出他們。
柳夕繼續翻看著面前的書籍資料,茅山道術一直在書中被認為是驅鬼誅魔之術,但柳夕卻不這麼認為。
茅山道術分明就是符籙師使用的符籙而已,應該是一位擅長畫符的前輩隨手傳下的簡單符籙之法,用來驅鬼誅邪倒是夠用了。
就像柳夕與楚彥春打鬥時,就使用了好幾種符籙。跟雲客打鬥時,也使用了六丁六甲神符。
這些書籍裡面還記載了湘西趕屍術,古代湘西辰州,有人擅以硃砂操控屍體,使屍體如同活人一般走路,且能避開遇到的人和東西。
柳夕心裡暗道:這分明是煉屍宗的手段,用獨特的法術煉化屍體,使屍體具有刀槍不入、水火不侵的能力,同時力大無窮,不懼物理攻擊。
煉成飛屍和金屍之後,甚至可以上天入地,硬抗三九天劫。
對於煉屍宗而言,屍體是他們煉制的法寶,和劍修煉制飛劍,符籙師使用符籙、丹藥師煉制丹藥一個道理。
世人無知,還以為趕屍術是趕屍人用來搬運屍體賺錢,真是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