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今天下午出了一口惡氣,祺妃心情極好,故而晚膳多喝了好幾碗老鴨湯。就在祺妃對著豐盛的晚膳大快朵頤時,皇帝反而來到了後宮,在聽說祺妃暴揍馮晴菊的事情之後,他非但沒有去看祺妃,反而直徑去了馮晴菊那裡去安慰她。
福貴妃特意為祺妃抱不平,皇帝也沒有為之動容,反而招幸了福貴妃。福貴妃見皇帝似乎另有想法,也沒有多說什麼,繼續坦然享受二人的甜蜜時光。
所話說見微知著,瑩花從皇帝對待祺妃的態度中也隱隱約約猜到,皇帝非但不愛祺妃,反而對祺妃和祺妃的松遼四十九部異常忌憚。在先帝以及先帝之前的三位帝王時,松遼地區被一個大部落一統,而這個大部落統一之後,也生出來了入主中原的野心。先帝在位時候,雖然選拔了一批賢才,但很遺憾的是,大胤君臣軍略無一人能比得上那位大汗。每一次入侵,大胤均喪師丟地。
就在風雨飄搖的時候,先帝積勞成疾駕崩,當時的皇帝年幼,無法獨立處理國政。
沒辦法,只能由皇帝的生母,先帝的皇後,大胤的太後垂簾聽政。那位大汗欺負太後是女流,再一次入侵大胤,但太後臨朝臨危不亂,再加上先帝提拔的那些人才苦苦支撐,最後撐過了那一次入侵。
那位大汗繼位以來一直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最後卻被太後一介女流挫敗,最後班師回朝時候一病不起死了。因為死得匆忙,沒有制定繼承人,最後他的兒子和弟弟相互爭權,原本處於上升期的部落也隨之內亂分裂,然後和周圍的鐵勒,突勒等部落合併分化成為現在的松遼四十九部。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瑩花突然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她順勢起身勸宋蕪不要執著於三皇子,可惜宋蕪卻認為,根據父系,三皇子也是大胤的人,若是他真的有才幹有本事,他在皇帝心中也未必沒有機會。若三皇子真的和自己母家松遼四十九部劃清界限,可能在皇帝心中更是加分。
看著宋蕪信誓旦旦的模樣,瑩花也只是覺得諷刺,畢竟瑩花明白三皇子並不怎麼喜歡宋蕪,如今宋蕪對三皇子所有的情誼都只不過是鏡花水月。
皇帝走後,福貴妃慵懶起身,然後在梳妝時候幽幽嘆息一聲。
“想不到她居然敢對祺妃出手。”
福貴妃身旁那位尤嬤嬤含笑說道:“她這樣樹敵,將來總會牆倒眾人推。”
福貴妃望著鏡子裡面依舊美豔的那張臉,嘲諷著說道:“呵呵,牆倒眾人推。我們的琚貴人都能飛上枝頭變鳳凰,怎麼可能想不到牆倒眾人推的那一日?”
尤嬤嬤不解問道:“娘娘這是什麼意思?”
福貴妃冷哼一聲,笑了笑,姿容豔麗如牡丹。
“這位琚貴人已經找了一根大粗腿抱著了。”
尤嬤嬤也是聰明人,立即悄聲說道:“您是說皇後?”
福貴妃拿出一根華麗的純金鳳凰步搖,一邊撫摸著垂下的珍珠流蘇,一邊淡淡說道:“誰知道呢?”
聽到福貴妃的推測尤嬤嬤似乎很詫異,“可是皇後收攬琚貴人是什麼想法?”
福貴妃摸了摸自己依舊平坦的肚子,無奈嘆息道:“皇後真正的敵人不是本宮,而是同樣有皇子的祺妃。只可惜本宮膝下無子......”
聽福貴妃嘆息自己無法生育,尤嬤嬤心中一疼,但過了很久之後她才鼓起勇氣說道:“娘娘要不要提醒一下祺妃娘娘?”
福貴妃冷笑一聲,然後撇撇嘴,“不了,就讓她們暫且狗咬狗式地鬧鬧吧。等到祺妃真正倒黴了,我們再接觸一下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