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也不敢再看蘇靖宛,胡亂地夾了一筷子面前的菜,塞進嘴裡還沒嚼兩下就吐了出來,一股子魚腥氣味也散開了。“我不吃魚腥草,竟然還放我面前,是哪個下人……”
啪的一聲,蘇義俞重重擱下碗筷,厲聲打斷蘇佩娥的話,“蘇府雖未有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但也沒有大姐這般將飯菜吐出的無禮舉動。長姐是從蘇府出去的,嫁入武將府邸也不該忘了這些禮儀。”
蘇佩娥被說的面紅耳赤,當即想甩手走人,但是想想後面還有其他事要說,也就忍了下來。
隨後飯桌上無人再說話,但自小便如此的蘇靖宛反而吃的更加舒坦。想著父親還是向著她的,便覺得這輩子一定要和父親和睦相處。
飯後,幾人去了正廳吃茶。小芸兒鬧覺,早早被王氏帶回了回去,正廳裡便只留了三人。
因著飯桌上被訓斥了一番,蘇佩娥一直懨懨坐在椅子上。蘇義俞見長姐如此,也覺得剛才話說的有些重,但他今日才見長女醒來,還未同她說上幾句話,長姐便先訓斥上了,直接火冒三丈。
“長姐,我這前幾日得了一柄好弓,我留著也沒用,你拿去給姐夫吧,他前些日子在圍獵場還嫌自己弓箭磨損的厲害。”說著讓下人去庫房取了弓箭過來。
蘇佩娥也知道這是弟弟給力臺階,順著也就下了。喝了碗茶,神色早已恢複如常。見蘇婉兒並不同那母女倆一同離開,便開口催道:“宛兒你身子剛好點,要不早點回去歇著?”
蘇靖宛端著茶碗,輕輕抿了一口,“我幾日未見父親,現在想同他說說話再回去。”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瞧著蘇靖宛並不打算離開,於是只能沖著主坐上的大弟開口道:“大弟,我這次來一是來看宛兒,二嘛,”蘇佩娥身體傾向蘇相那邊,“我有幾句私話想同大哥說。”
蘇靖宛怕父親答應,直接接話:“我也想聽。”見蘇佩娥想插話,也沒停下直接繼續說道,“若是在外之事,我已入太學,所有與蘇府有關的外事我都該曉得。若是後宅之事,母親不在身為長女我有權在這旁聽。”
蘇佩娥話被堵死,只能看向蘇相。見自己弟弟聽完,還贊許地點點頭,面色頓時難看了起來。
“長姐直接說吧。宛兒幾日後就要去太學選會,到時必會拜入貴人門下,這時候聽這些也不礙事。”
見大弟已經如此說了,蘇佩娥只好硬著頭皮開口,“宛兒即將步入朝堂,過些時候也會嫁人,芸兒也是女孩,日後即使同大侄女這般,最終也要嫁人。這蘇府百年門楣,可不能拱手讓人啊。”
蘇靖宛聽到這話眉頭微皺。上輩子也是這場晚膳後,她就直接回了書房準備後幾日太學選會,並不清楚父親和姑母還有這場對話。
主坐上的蘇義俞似乎是聽進去了。在大周朝,雖然女子可以為官,但世襲之事還是隻有男子。若後代長房嫡子無兒,可給二房,以此往後,若是無嫡子可襲爵位,則先祖恩寵將被收回。
蘇義俞自小便被選為世子,後走了科舉之路,雖然身上綁有爵位,但他官至右相,早已無人喊他世子。官場上一路順風順水,就是子嗣上有些福薄,雖有兒子但不是正室所出。
年輕時不覺得,年紀上來了,考量便也多了。蘇佩娥雖不是嫡長女,但自小被養在正妻膝下,與蘇義俞很是親暱。這般為他考量,也是說的過去。
蘇義俞喝著已經有些涼掉的茶,沒有接話。
“若是從族裡收個孩子過來養著,也是個好法子但是孩子畢竟還有生身父母,要是個念舊情的主,日後肯定會更親近原來之人。”
蘇佩娥小心觀察,發現蘇義俞並未有反感之意,於是繼續說道,“姐姐言盡於此,希望大弟弟明白我的苦心。”說完又看向一旁的蘇靖宛,“宛兒,姑母並非挑事之人,只是你也要為你父親為蘇家考慮,這蘇家爵位可是祖上傳下來的,不可丟在你父親手裡。”
蘇靖宛此時才真正明白蘇佩娥的用意,說是看她其實一整晚都是為了這些話。
父親在她拜入二皇子門下不久後,便抬了生了兒子的柳氏的位份,原本小戶出生入府為妾的柳氏成了側室,又仗著有兒子傍身,倒漸漸不把母親放在眼力。母親因此鬱結於心,纏綿病榻良久,若是蘇府不造大難,估計也不會活的太久。
雖然後來知曉柳氏同姑母經常來往,但到底沒往裡處去想,那時她一直以為是父親涼薄,卻沒想到事情的根源出在這裡。
蘇靖宛看著姑母一臉得意的表情,嘴角輕挑,“姑母莫不是忘了小弟出生的時候。”
聽聞此話,餘下二人皆是大驚。
五年前,老侯爵仙逝,按大周律法子女應三年不嫁不娶不生。而柳氏之子雖對外言稱十三個月,實則十八個月。蘇靖宛指腹輕擦碗沿,這些事是父親被彈劾之時,言家上奏,也正是這個奏本拉開了皇帝清除蘇家的序幕。
作者有話要說: 抱歉抱歉,今天出門逛了一圈,回來有點晚,以後八點前盡量更了。實在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