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賀餘的話說了一半,賀知易就打斷了他,“阿爹,阿俏得去。她不能有任何的示弱,大戰打響,魏王能去,晉王能去,偏阿俏不能去,旁人會怎麼想,說她到底是女郎,平日裡小打小鬧就罷了,當真遇到了大事便不戰而退了……這樣的人,怎麼能夠讓人信服。”
除非聖人立她為儲君,讓她在長安監國,不然的話,賀知春是半點都不能退的。
賀餘有些頹唐,“那你跑慢點,躲在後頭,不要沖到前頭去……阿爹一想,就心驚膽戰的!不行,阿爹也要去!”
賀知春無語,“阿爹你一個農事官,春暖花開不留在長安督促老百姓種地,去那幹啥?拿鋤頭還是拿鐮刀跟人拼?放心吧,我是公主呢,怎麼可能沒有人護衛著?也就是在後方鼓舞士氣,給英國公助威罷了。”
賀知春見賀餘還是憂心忡忡的,當真是體會到了那句兒行千裡母擔憂,她這還沒有出門呢,賀餘就已經著急上火了。
但是再怎麼急,年還是要過的。
賀知春從書房中出來,便徑直的往賀阿爺賀阿奶的院子裡頭去了,隔得遠遠的,就聞到了炸丸子的香氣,“阿奶,讓我聞聞,是炸的魚丸子對不對?有沒有香酥小魚兒,可饞死我了。”
賀阿奶聽到,忍不住笑出聲來,“阿俏這個饞嘴的毛病,都饞出本事來了。”
賀知春一進門,就看到顏昭玲坐在被爐邊,正呼哧呼哧的吃著剛炸好的魚丸子。
顏昭玲如今已經大腹便便了,整個人都圓了一圈兒,已經遠遠的超過賀知春了。
賀知春走上前去,看了看顏昭玲的肚子,笑得合不攏嘴,“嫂嫂你多吃些,想吃什麼,讓人去買。”
顏昭玲夾了一個丸子,塞進了賀知春的嘴中,然後眨了眨眼睛說道:“昨日我回了趟孃家,聽我娘說了件崔家的舊事,這事兒在長安城中知曉的人也不多。我娘因為是範陽盧氏,那會兒同崔九的祖母還有些走動,才有所耳聞。”
她說著,壓低了聲音,“也就是因為崔將軍回來了,我娘才想起這事兒來。”
賀知春一愣,坐到了顏昭玲身旁,“說的可是那孩子的事?”
顏昭玲睜大了眼睛,“你已經知曉了?”
賀知春搖了搖頭,“今日崔九祖母壽宴,我聽了一嘴,具體的也不清楚。嫂嫂同我說說罷,省得日後嫁過去了犯忌諱。”
顏昭玲本來就是幫賀知春打聽的,豈有不說之理。
那已經是許多年的舊事了。
那時候,大慶立國時日尚短,周邊的蠻夷尚未臣服,聖人將眼光全都聚集在了吐谷渾,突厥之上,無暇顧及高句麗。
高句麗又豈是那安分之人?試探性的犯邊,當時駐守在遼東邊界的,正是崔九的父親崔宇。
崔宇此人當時在長安城名氣頗盛,因為他在世家子中顯得格外的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