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章 民國敗家子11

研究所在國家實力已經可以平等上桌談判後被安景之打包回國送給了國家。

對於這種天降好事華國舉雙手歡迎,這個研究所最貴的不是那些圖紙和研究,而是這些研究人員!

大部分不願意選擇到華國,小部分都選擇跟著走,因為安景之答應他們待遇不會改變。

對於人才華國當然願意付出,而且他們也負擔得起。

也是因此,國內的大部分留學生,如今已經是科研領頭人的他們,才知道為什麼他們可以在漂亮國的研究所輕而易舉就能到核心部門學習!

他們一開始還不知道自己學習的這些技術對於這個剛剛成立的國家來說代表什麼,直到他們回國後才知道自己學到的技術有多麼巨大的作用。

現在一切迷題都解開了,研究所根本就是安氏出資的!特意讓他們去學習歸國的!特意給了他們每人一張船票送他們回國建設的!

到華國的很多研究者,還是這些回國的留學生曾經的老師,如今師生強強聯手。

……

這個世界華國八十時代就已經普及了電腦。

“媽呀。安氏基金是哪來的呀?今天準備寫關於地質方面的論文,查資料的時候發現這個安氏基金居然每次地震都有捐款。

當然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我又查安氏基金,發現他們不僅僅在地震的時候捐款,可以說只要有天災人禍的時候都有他的身影!

最重要的是,他在四十年前就有捐獻記錄!”

“四十年前,那時候根本沒有建國啊?這安氏基金妥妥的愛國商人啊。”

“我有一個留學的表哥在用安氏基金的資助出國留學,沒有任何要求,沒有利息,只要求學成回國。

一年資助的留學生十幾二十萬人,這個人數還在持續增加。國外學費又昂貴,沒有上億是不可能的。安氏基金也不是國家控股的。這是什麼愛國情懷大家可以自己想想。”

幾個人的議論很快就在網路上散播開來。

直到安景之去世後他的檔案才解密。

新聞聯播三十分鐘空出二十分鐘專門播放安氏與華國發展的關系,同事公佈了安景之一家人在建國前建國後捐助我黨的所有物資名單,並沉重的悼念安景之。

“大家看新聞了嗎!?簡直頭皮發麻啊!”

“今天一放我就想起來好久以前討論過的安氏基金。”

“這才真正的愛國商人啊!聽說安景之老先生本人一輩子未婚,還收養很多孤兒。”

“這件事是真的!我爸姓華!他就是安老先生收養的孤兒之一!安老先生收養的孤兒不記得姓的全部都姓華,這麼說起來,我應該叫安老先生一聲爺爺!安爺爺,一路走好!”

“我真的淚目了,沒想到安老先生和他父親為華國默默做了這麼多奉獻,如果不是他本人去世我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知道。安爺爺,一路走好!”

“歷史書上寫著當時國外對華國技術封鎖,多虧了國外留學生學成歸來打破了封鎖,讓我們國家實現技術進步。現在想來,如果不是安景之老先生資助的了這些人,我們國家恐怕不知道還要受多少罪才能走到今天。

沒有安老先生的研究所提供人才和那麼多的技術支援,我們怎麼可能發展的那麼快?”

“據估計,建國前安家捐獻的物資就超過了十億!包括了不少那時候最急需的消炎藥品和衣物!那可是四十年前的十億啊!建國後前前後後捐獻的物資,怕是五十億也打不住。這還沒算上安老先生把安家大部分産業都捐給了國家。”

“尼奧公司的藥品別的國家的銷售價格永遠大於華國,這不都是安老先生給我們華國人的優待嗎?”

“現在不叫尼奧公司了,安老先生公開尼奧公司最高持股人身份後公司就改名叫華國制藥了。只是咱們那時候都不怎麼關心。”

安景之去世後林滿福處理了安景之的後事後不到一個月就離世了。

林滿福的後人作為安氏基金的打理人,也受國家監督不濫用職權。

林滿福見證了這個國家如何從貧苦戰亂中走到今天,他的日記中關於安景之的事跡,後來還被國家收藏於博物館,安景之的事跡也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