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5章 是你

角落裡幾個年輕士子對視而笑,有人掩嘴低語,有人搖頭嘆息。

顧令聞感到兩頰發燙,她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笑?

不過是無法藉助外力罷了,就這點策論,還難不倒她。

她抬起頭,目光堅定地迎上宋文斌的審視。

“學生以為,”她語聲清晰,神色自若,“聖人此言,乃為天下安穩,讓百姓各安其業,不必知曉太多。但今時不同往日,天下太平,民風漸開,上位者若有德有才,理當廣佈教化,使民眾同知禮義。”

她微微頓了頓,眼中閃過一抹堅定:“若君王有道,便不該讓百姓只能跪著活。否則,待百姓與待豬狗,又有何異?”

話音落下,滿堂靜默。

良久之後,學堂裡才響起低低的議論聲。

“以豬狗比百姓,言辭雖粗,卻不失真意。”一位青衫學子低聲道。

“理是這個理,”另一人點頭,“民智不開,何以談天下大器?”

宋文斌眼底閃過一縷異色,卻未多言,只淡淡道:“坐下吧。”

顧令聞輕舒一口氣,這才真正將注意力轉向講學。

沉下心來,她才發現宋文斌所論與想象中截然不同。

雖以儒學為本,卻並不拘泥於經典,而是廣納百家之長,講到興處,竟談及變法強國、四海通商等新穎見解。

及至下學,眾學子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討論聲此起彼伏,顯然對今日所學頗感觸動。

”今日太傅所言,實在精彩。”一位書生拱手道。

”是啊,通商之策若能實行,我大昱必能更加繁盛。”

站在不遠處的白衣少年卻悄聲問道:”聽聞太子博學多才,今日講學為何不見他的身影?”

——

與此同時,城中一處雅緻庭院內。

”臨川,你千裡迢迢來到江南,淮州素來是詩書之鄉,出過不少經世大儒,今日的講學你怎麼反而不去了?”宋文斌執壺斟茶,目光溫和卻帶著幾分審視。

如今的蕭臨川,玉冠束發,眉清目秀中透著一股少年人特有的銳氣。

聽聞恩師之言,他微微蹙眉,語氣中難掩不忿:”我一路過來,聽得不少百姓竊竊私語,說什麼淮州出美人,孤此行不過是來選妃的。”他輕哼一聲,”不去不去,免得惹人非議。”

宋文斌聞言失笑,搖頭道:”因旁人風言風語就亂了自己的本心,著了相,可不是我往日教你的。”

他啜了一口茶,眼中閃過一絲促狹,”再說,淮州女子確實貌美,但多半內外兼修。今日講學中有位學子的見解與你平日所言頗為相似,你不去,著實可惜了。”

蕭臨川聽出恩師話中有話,不由得為自己的小性子略感愧疚。

事實上,他並非僅僅因為那些流言而不去。自從踏入淮州地界,他便感到一種莫名的心緒不寧,彷彿有什麼重要的事即將發生,卻又抓不住那種感覺。

每當想到要去學堂,他的心跳便莫名加速,口幹舌燥,手心冒汗。

他只當是自己甚少出門,如今年少氣盛,怕是春風一激,更有些“上火”。

但這種隱秘的私事,又怎能向恩師啟齒?

當下只能應道:“恩師教導的是,臨川明日就去。”

離開書房,他正欲回房歇息,轉身卻見宋熙華已換了一襲淡粉春衫,立於迴廊之下。

她發髻精巧,簪著點點白玉,巧笑嫣然地等在門口,那雙眼眸中的愛慕之情幾乎要溢位來。

”殿下,”她聲音如繞指柔,”聽聞淮州郊外有一片果林,如今春日,正是梨花盛開時節。不知殿下可願與我同去,一賞這江南春色?”

蕭臨川如何看不出宋熙華心中情愫?

自己快要及冠,尚未納妃,父皇安排她隨行,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只是此時他心緒不寧,日日心神恍惚,對女色反而生出許多戒備防範之新,這般情愫更是避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