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城的路上,陳釜、魯義平等人都極為憋悶不甘,他們跟張沐時間久,也知道秦懷義的可怕。
“是該直接將他殺了的,大意了。”張沐長嘆,他又何嘗不憋悶。
這時劉守友帶領一眾錦衣衛也來到張沐跟前,劉守友拱手道:“張大人,我們錦衣衛還有公務要辦,就不隨您一起回京了,等下官晚幾日回京後再請大人喝酒。”
“好。”張沐也拱手,說道:“這半年多來的命案是江湖大事,也是各地官衙和你們錦衣衛的案子。張某牽涉其中不便自證清白,此事還要勞煩劉大人費心。”
劉守友連道:“原本就是有徐閣老作保的,如今真相大白了,此事簡單,交給下官便是。”
張沐又道:“勿忘吩咐各地衙門廣貼懸賞通緝令,秦懷義一日不除,一日是大患。”
劉守友道:“大人放心,有全江湖的豪傑再加上各地官府衙門的共同追捕,縱使那老小兒再如何能耐也逃不掉的。”
張沐道:“那就有勞劉大人了,請。”
“請!”劉守友再度拱手,便騎馬領著錦衣衛朝另一條官道走去。
看著劉守友離去的背影,張沐對陳釜、魯義平等曾家軍道:“我們也加快些速度吧,如果秦靜真的一直跟秦懷義有聯系,那現在秦懷義面臨天下追捕,很可能也會去找秦靜的。”
陳釜等人點頭。
……
分割線————
作者的話:趁著天下演武,一起聊聊我們《僵夜》中涉及的真實江湖人物吧,先從老一輩的天下八絕開始。
王環
王環,《僵夜》裡的天下第一高手。但歷史上王環算是官場將領。正如《僵夜》所說,他是曾銑麾下的騎射總教頭,號稱“射鵰將”。王環隨曾銑徵戰就不說了,他最濃墨重彩的故事是曾銑被冤殺以後:生當為名將,誓死捍忠誠!
曾銑被抓後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就把妻兒託付給王環。之後曾銑被冤殺,妻兒也被流放到陝西邊境。這時候的曾家軍被朝廷強行解散了,王環也有自己的家室,按照正常的劇本,都已經這樣了,王環也該回家就回家了。但王環不負曾銑所託,他變賣家産,推著小車送曾銑一家到流放之地。沿途一次次抵禦曾銑政敵的追殺,和半途匪徒的截殺,身中八箭,死也不退。
之後二十多年裡王環就在艱苦的流放之地像一個忠誠的老僕人一樣,恭敬謙卑的侍奉曾銑妻兒,一口一個“婦人”,一口一個“公子”,房子給他們住,自己睡草垛。從一個壯年大漢,一直到侍奉到兩鬢斑白的老人。終於嘉靖帝駕崩了,王環求人替曾銑翻案昭雪,但沒人敢,最後王環自己來到京城,跪在禦史王好問家門口一天一夜,被大雪覆蓋成雪人,只在雪地上寫一個“冤”。
名將曾銑翻案昭雪了,曾銑妻兒也得以回到揚州老家,他的義舉感動天地,揚州百姓紛紛趕來瞻仰,但王環卻在曾銑棺木下葬之後,默默離開,回到了自己闊別二十多年的兒女身邊。
這件事幾十年後被萬歷年間的首輔大臣朱國楨收錄到了他寫的《仿洪小品》中,雖然不是正史,但具有相當的可信度。
王環只是一個小人物,但他的“忠義”是少有人能比的。古代義士,如豫讓、如要離,再如今天說的王環,他們的“義”高於親情,高於自己的生命,我們現代人是很難理解他們的“義”到底能到何等高度的,反正我是被震撼到了,但我還是無法讀懂。
分割線————
何心隱
《僵夜》裡俞大猷是天下第二,這個咱們聊抗倭名將再說,說說天下第三何心隱。歷史上的何心隱和《僵夜》一樣是心學諸多派系中泰州學派的代表人物,號稱“何狂”,果敢堅毅,言行如一,又有叛逆思想和出格行動。他的思想和主張也是很牛的,值得細細品讀思考,心學裡面幾個牛人的思想主張都值得好好去讀去想,具體我就不說了,因為我自己也只能讀出皮毛的些東西。
《僵夜》裡藍道行是與張沐、徐階合謀扳倒的嚴嵩,歷史上應該把張沐換成何心隱,這是他的功勞。
重點說說他和張居正的那點事吧,
兩人都有改變明朝腐敗混亂現狀的理想,也都自負一身才華,但觀點不同,就像喝高的人吵架一樣,第一次見面就爭論的臉紅鼻子粗,誰也說服不了誰。吵完了,何心隱對朋友說:“這個人早晚會主持朝政,他主持國政後一定會殺我”
後來張居正果然當了首輔,有人就替何心隱擔心預言對了一半,下一半會不會也成真?何心隱幽幽道:“逐漸才會應驗,逐漸才會發生”
反正何心隱是賴上張居正了,直到後來他被處斬都喊著“殺我者張居正也”,其實這是本糊塗賬,到底是不是張居正指使下面的人殺他,沒人說得清。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何心隱的死跟張居正脫不了關系,就算不是張居正親自指使的,下面的人也是為了討好張居正才殺的何心隱。
造成何心隱和張居正這麼尖銳對立的原因還是一開始說的,兩人濟世革新的觀點不同,只是現在兩人已經不是光嘴皮子說說了,都已經開始各自付出了實際行動。張居正的自然就是改革,那何心隱呢?何心隱學孔子,到處辦學、講學,傳授自己的學說,希望用無數弟子的力量改變腐敗混亂的國家,應該說何心隱也是一位有胸懷天下,有即濟世厚生理想的學者。
但道不同不相為謀,何心隱做的事,事實上是不利於張居正的改革的。張居正為了改革下了多大的決心和代價?太監頭子、太後、父親……前面已經說了,同樣的,誰要敢擋他改革,他絕不手軟。在張居正的命令下,官府不斷打壓何心隱和他的各處學堂,直至最後官府把何心隱給抓起來處死了,所以何心隱臨死前都拉上張居正也不是光憑自己多年前的所謂預言。
分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