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九十五章 民族性格

李君閣說道:“這個怎麼解釋呢?這麼說吧,我們中國人,重親情,重宗族,重鄉土,善於忍耐,能吃苦,勤勞簡樸,這些你們覺得理所應當的道理,我們姑且稱為民族性格。”

“這性格從哪裡養成的?就跟幾千年來在地裡邊刨食有關,為什麼重鄉土?因為每年就指望這那幾塊地的收成。”

“這性格遊牧民族就不會有,為啥?因為他們放羊放馬,那就得逐水草而居,夏日上山,冬日入谷,春秋在草原。”

“不會春耕夏作秋收冬藏,自然就不善積蓄,遷徙流離也無所謂,哪裡有水草,哪裡就是故鄉。和我們截然相反。”

“自然而然的,他們就會崇尚剛勇,而我們,則會崇尚秩序。因為剛勇,對他們的發展有利,而秩序,對我們的發展有利。”

“而秩序就需要制度,於是我們發展出了各種典章,倫理。好處就是凡事有章可循,壞處就是偏於保守,不善變化,不善開拓。”

“但是這是我們民族性格的基石,不親自種種地,可能就理解這些東西就不到位,不深刻。”

“再簡單的來說,《詩經》裡邊一百多種植物,都來自田野,而我李家溝六有其五,不多在田野裡滾幾圈,起碼這《詩經》學起來那就是囫圇吞棗,事半功倍。”

“國學存在的歷史階段,正好涵蓋了中國農耕文明的歷史階段,要理解中國人的思維,以後更好地在這個社會上立足,發展,接觸下這門學問,養成一個大家看的順眼的性格,養成一個通達健康的心態,到達一定程度的道德和修養水平,總不是錯。”

“這其實是一條捷徑,可嘆的是很多人不願意走,喜歡披荊斬棘特立獨行。美其名曰性格獨立思想自由。”

“可這是真正的獨立和自由嗎?這只是一種原始粗暴的獨立和自由,甚至是一種狂妄的臆想和虛張聲勢。”

“這樣的所謂獨立和自由,絕對會妨害到別人的獨立和自由。因而在社會上橫遭白眼,産生沖突,屢遇挫折。”

“這和那種經過歲月長時間積澱達到的“從心所欲”,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還有一類就更誇張了,直接以無知為本,以不思為榮,以狂妄為武器,拿著別人嘴裡的牙慧來對抗整個世界,都不知道他們哪裡來的這個自信……”

然後腦袋上捱了狠狠一巴掌:“翅膀硬了!敢教訓起老子來了!”

今天真是流年不利,腦門上都捱了長輩第三下了。

李君閣大叫冤枉:“我這不是給你解釋四爺爺和老伯重視這門學問的原因嘛!以此為基礎,讓娃子們先站穩了,性格先養成了,再把眼光看向遠處。至於能飛多高,那就憑他們的造化和際遇嘛……”

阿音倒是聽得笑眯眯的:“二皮不去當老師可惜了……”

老媽就在旁邊拆臺:“就他?!正經不了三分鐘!”

李君閣說道:“算了和你們說這些怪沒意思的,我去看看核桃跟大呆它們。”

沒走幾步就聽老媽在後邊說道:“看吧看吧?我就說過不了三分鐘不是……”

大呆它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長期靈泉滋潤的關系,長得那叫一個壯實。

李家溝的純野生野豬,能長到兩百斤那都很少見,可這幫家夥,個個都超過了兩百斤。大呆更是兩百五十斤打不住。

三呆的嘴邊上都長出了長長的獠牙,好在性格還算溫順,成天被王美嫻呼來喝去還跑得屁顛屁顛的。

不過它們對山上下來的同類就沒那麼友好了,公的全攆走,母的,先禍禍,看得順眼的留在跑山豬場混幾天夥食,看不順眼的,完事後也攆走。

而且它們的活動範圍也越來越大,唯唯說它們偶爾還會出現在保護站附近,小藥師在碧峰山採藥的時候也撞到過幾回,要不是耳標醒目,幾乎被嚇死。

核桃最怕金毛,最喜歡大呆,奶奶幹脆給大呆做了個篼子,一猴六豬經常一起出動,每天現在山裡混個大半飽,然後跑跑山豬場去找苗娃加餐。

跑山豬場那裡現在放養這上百頭獅子頭,野豬,還有各佔一半血統的混血豬。

這些豬都是太監,溫順愛長肉,活動量也大。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李君閣總覺得跑山豬比零抗豬場出來的獅子頭味道要更好上一些。

苗娃是山裡人,可沒有把這些豬當寵物的心思,養是愛養,吃也是真愛吃。

有幾口養得精細一些,那也是為了過年殺了送育爺爺,還有自家老丈人。

大呆它們還是每天會回到後山棚子,相比之下金毛,麻頭和白大它們就沒這麼好命了。

金毛和麻頭現在活動範圍更大了,它們的任務還加上了驅趕去水産基地偷吃魚苗的水鳥。

偶爾繁花盛開的季節,李君閣還要給它們加上裝備來一次航拍。

比如上次荷花盛開的時候,航拍的大水産基地就引來網友們一通的好評。

不用李君閣操心,網友們中間的能人也不少,“五溪古鎮”,“百鳥苗林”,“書崖雲海”,“天星銀漢”,“龍首花溪”,“平湖夕雁”,“石寺晚鐘”,“三臺淨境”,“二仙元池”,“碧峰霧色”,“杜鵑水岸”……一溜溜名詞搞得四爺爺和老伯都驚嘆不已,大呼高手在民間。

現在網友們又在玩“五溪十景”梗,鬧得沸沸揚揚,李君閣準備等他們再鬧一陣,將名字配上照片列出來讓網友們自己票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