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咿嗬——魚羊嗬——”
李君閣就笑:“看吧,這就嘚瑟上了,煥邦叔是在提腔,然後東方叔在幫腔,最後是發動吃瓜群眾來和腔,哈哈哈,一曲《斑鳩腔》,陣仗不輸苗家妹崽們嘛……”
阿代就捂著嘴笑:“可惜煥邦叔東方叔已經老了,農大那幫傻木頭又一點不會這個,要不然還真是有趣了!”
夾川高腔山歌的演唱形式是“一領眾和”,領唱稱“抽腔”、“提腔”,齊唱謂“幫腔”、“和腔”。
身具領唱技藝者比如煥邦叔和東方叔叫“歌師”,和唱的群眾叫做“齁巴兒”。
“齁巴兒”在夾川土話裡是啞巴的意思,意思就是隻會伊伊哇哇跟著鬧,卻唱不好串詞。
夾川山歌在唱法上強調“高腔”特色,曲調中有“咿聲”、“喔聲”、“假嗓”等技巧展示,類似於炫技和飆歌。
曲調也分長調短調,大調小調。
大調性曲調明朗、奔放;小調性曲調柔和、細婉,牌子表現的主題不一樣。
此時兩人正發動群眾輪流和苗家妹崽們對歌,雙方倒也鬥了個旗鼓相當。
李君閣和阿音幾人走到煥邦叔跟前,煥邦叔已經下來了,改由東方叔領唱《涼風繞來天要晴》。
李君閣哈哈大笑:“東方叔這《留郎妹》曲牌才合現在的情景嘛!煥邦叔你剛剛的《斑鳩腔》都被逼出來了,其實已經輸了一陣!”
王婆婆笑道:“哎喲這倆妖孽算是降服不了了!後邊還有一大幫的遊客起鬨較好,這就更是人來瘋!”
煥邦叔捶胸頓足:“沒有穿草鞋,束草繩,戴翎帽,愣是影響發揮!剛剛明明想著《么姑腔》牌子的,結果愣是整到《斑鳩調》上去了!”
夾川山歌講究也頗多,類似元曲的曲牌,表現勞動時要唱《谷王腔》、《山樂魂》、《苞谷腔》;
表現愛情時,則要唱《么姑腔》、《留郎妹》、《亂緝麻》;
表現風情的則有《拜腔》、《嗩吶腔》、《打鑼腔》;
表現動物的如《斑鳩腔》、《老鴰腔》;
還有表現宗教的如《觀音腔》、《道士腔》等。
曲子是一定的,填詞都是即興發揮,沒有多年的四言八句功底,休想拿下一場歌賽。
一群遊客徹底傾倒了,如此富有地方特色的高腔山歌小調,明明是我們漢人的東西啊,怎麼自己長這麼大愣是沒聽過也壓根不知道?!
從來說起能歌善舞都是少數民族,結果這裡竟然冒出倆漢人妖孽拿山歌和苗家妹子們你來我往毫不示弱,這個場必須捧!
關鍵是調子還很好聽很有技巧,富有音韻感和歌唱性,因曲牌的不同,襯詞中還雜夾著各種虛詞,噓聲、花腔,假嗓等諸般變化,表現豐富而生動,讓人容易受感染。
因此一幫子人在後邊當“齁巴兒”當得興高采烈,混忘了今夕何夕。
一直唱到月明星稀,一場歌賽才告結束。
煥邦叔和東方叔這回算是徹底露臉了,被熱情的苗家妹崽們摟著胳膊鬧合影,一幅粉絲遇到明星的架勢。
回水雲鄉賓館的路上,兩人還在你一句我一句的直哼哼。
王婆婆在一邊冷笑:“由得你們倆老不死的現在撒歡,等到剛剛那些照片傳到你們老婆手上,呵呵呵……”
倆老的這才突然醒悟過來,不由得面面相覷臉帶懼色。
“哎喲老子給你帶溝裡邊去了!老老實實唱《起歌》《觀音腔》就好!整什麼《留郎妹》嘛!這下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