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唯突然想起一樣東西,問道:“你們蜀州的草蓆是不是就是用這個編的?”
李君閣說道:“哎喲真聰明呢,然而並不是,編草蓆的用的是燈芯草,那是禾本科,這是莎草科。”
唯唯氣得將那一把草在李君閣身上拍了一下,說道:“那你還說聰明!”
李君閣對唯唯說道:“說你聰明是你能想到利用這種草,古代埃及人用來莎草來做紙張,方法類似經緯粘壓,纖維可以千年不腐的。”
唯唯又得意了:“是嗎?!那我們祖先為啥不用這方法?”
李君閣說道:“因為地域關系吧,氣候,顏料,墨水都和埃及不一樣,莎草紙遇到水容易變形,需要使用油質顏料,加上埃及幹燥的氣候,這才能得以儲存下來。我們國家是四大文明古國裡最晚出現的,古代主要使用水溶性墨汁和顏料,不適合這種草紙。我們的紙出現在漢代,比人家晚了幾千年呢,不過勝在材料易得,工藝簡單,效果不錯,先進了不少是真的。”
兩人採了不少野茈菇兒,在溪水邊洗淨,唯唯丟了一個進嘴裡,說道:“哈,雖然小,可比上次那啥雪蓮果好吃多了!”
回到營地,大家都已經回來了,獵戶叔抓到了一隻野雞,正在收拾。
跑山人就是這樣,既然有好菜,那就不用急著出發了,先美美地打一頓牙祭再說,大不了晚上弄簡單點,時間也能找回來。
李君閣將猴頭,春筍切片,又從臘肉上切下一小塊瘦肉,也切成薄片。
那頭獵戶叔將雞肚皮胸脯大腿這些肉多的地方剔下來,抹上鹽和花椒碼味。
雞架子,腦袋,脖子這些零碎先燉上了。
李君閣燜了一鍋米飯,水加的有些多,中間舀出一些米湯出來作為核桃的食物。
雞湯燉好,雞汁收濃後,李君閣將雞架子上殘留的肉都取下來,撕成雞絲丟回鍋裡。
再在另一口鍋裡下豬油,油化之後將雞油碎粒丟進鍋中炸,炸成油渣後撈出,冷卻後將油渣丟到唯唯的小魚罐子裡搖勻給她做零嘴。
然後下抄過水的春筍片,再下代替火腿用的瘦臘肉片,翻炒幾下後加雞絲湯,咕嘟起來後將猴頭菇片也加進去,然後蓋上蓋子燜。
一邊架起鍋子,將昨天的蚱蜢重新過油二炸。
二炸過後的蚱蜢味道可就真出來了,酥脆噴香,李君閣再灑上點毛毛細鹽拌勻出菜。
那邊猴頭菇悶得收汁了,李君閣翻了幾下鍋子,丟了一把長段的野蔥,然後下鹽,勾水芡粉,這就香得要了命了。
將昨天的剩菜又熱了一下,李君閣給每人舀了一大碗米飯,然後淋上一瓢猴頭,說道:“來來來開飯了,雞汁火腿春筍猴頭蓋澆飯,多吃菜少吃飯,免得待會兒爬山的時候走得肚子痛!”
老李夾起一塊猴頭菇送嘴裡:“哎呀,又鮮又嫩,難怪能跟熊掌,燕窩,魚翅並稱四大名菜啊!”
藥師叔說道:“那三樣都是葷菜,這猴頭號稱‘素中葷’,名頭可不是白給的!”
老丁說道:“還是皮娃這做法好,全程都是山珍野味,啥調料都沒有,唯一調料就是鹽,都是本味。原來好菜根本就不需要調味料啊,哈哈哈,光本味就能鮮得把舌頭吞下去了!”
老李說道:“這就得感謝藥師跟獵戶了,沒有你們,哪裡吃得到這麼好吃的美味!”
藥師叔擺手道:“我們跑山十次,也不見得能遇到一次猴頭,這玩意兒在我們這裡很少見,還是你們科學家面子大。這是山神爺爺請客辦招待,我們跟著你們沾光啊!”
唯唯就著湯汁刨米飯:“最香的還是這汁!筍跟猴頭的組合太絕了,一個香軟,一個鮮脆,這在北方可吃不到!北方壓根就沒鮮筍!”
李君閣見唯唯還在拿眼瞟油炸蚱蜢,說道:“放下偶像包袱,縱情地放飛自我吧!假小子還怕啥?!想吃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