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將筷子往飯碗裡一挑,說道:“看,米飯顆顆分離,這就是瀝米飯的好處,對了,這裡米湯隨便吃,那東西味道也不錯,大家吃完都可以去喝點。”
說完拿起飯筷說道:“我們先說怎麼吃這個,吃這個也有講究,先挑雞肉下飯,記得留兩塊,別都吃光啊!”
一群老外有樣學樣,吃得連連稱贊。
李君閣接著說道:“好,現在米飯吃掉了一層,接下來就將雞湯端起來,澆到米飯上,剛剛沒過米飯為宜。”
一群老外也繼續跟著學,連好多遊客見狀,也照著做了起來。
李君閣說道:“接下來就簡單了,就著小菜吃這湯泡飯,嗯,這酸菜炒筍不錯,你們跑了半天了,正好補充下鹽分。”
一群老外將臉埋在二碗裡邊,吃得唏哩呼嚕的,這就都看不到臉了。
見到有人快吃完了,李君閣說道:“最後這兩口飯,再拿剛剛剩下的兩塊雞肉送下去,再用湯碗裡剩下的雞湯漱漱口,嘖嘖嘖,給個神仙都不換啊……靠傑拉德你怎麼把雞湯吐了?”
傑拉德瞪著眼睛:“不是你叫我漱口嗎……”
李君閣手扶腦門:“我這就是個比方……算了,趕緊去舀碗米湯,喜歡甜的加點糖,包管你們喜歡!”
君玄老哥忙完飯點這陣又過來了,說道:“皮娃怎麼樣?你給提提意見。”
李君閣指著周圍一圈攤著的老外:“不用提,看他們的樣子就知道了。”
君玄老哥一看:“喲,這咋地了?”
李君閣笑道:“發現了米湯新吃法,加糖喝,一人喝了三四碗,就這樣了。”
君玄老哥笑得跌腳:“老話說‘人老中氣空,全靠湯湯沖。’怎麼連精壯娃子都這樣了呢?”
阿音笑道:“沒毛病,他們基本上隔天就會來上這麼一回,我們都見怪不怪了。”
李君閣說道:“老哥的飯食一點問題沒有,速度快,供應及時,分類也足,價錢也公道。就是有個小地方可能還要改進,以後這綠道修起來了,來的都是徒步或者騎行的多,出汗之後需要補充鹽分,可能酸菜,洗澡泡菜分量到時候要稍微多配一些。”
君玄老哥只一轉念就說道:“那我以後幹脆將米湯,米飯,泡菜端出來,讓寬肚腸的客人隨便新增!”
李君閣大拇指一豎,贊道:“哥哥厲害了,不愧是做老了生意的下河人啊!”
二十來號人,兩百多元錢,人人吃得舒舒服服開開心心。
回程路上,梁慧麗對李君閣說道:“二皮,你說的人來就山,這法子真的好啊,比如君玄老哥家裡,小腳烏雞可以自家養,菜蔬稻米來自自家地裡,中午我看了看他們的流水,起碼賣出了兩百多份,加上茶水就是三千多啊。”
李君閣也相當滿意,說道:“君玄老哥心思靈活,下河李家做生意本來就是傳統,相信他們,只要有了機會,事情會做好的。”
接下來幾天無事,唐少平接手張羅四月初八放生節和壩壩宴的事情,孟所長一行天天在五溪河上來去考察,哥大四人組根據李君閣安排勞逸結合,農活和文化體驗交替進行,也過得開心。
這天早上,李君閣阿音兩人在村委,和遠在哥大的老堂哥,還有在校的趙華強,以及於丫頭和綠印集團的資訊科技團隊,王吉星和吉星超市的科技團隊一起開會,討論三家資訊科技合作的問題。
李君閣還是第一次見到於丫頭嘴巴裡的老於,一個挺和藹的老頭,樣子和於丫頭眉眼有些像,不過臉型完全是兩回事。
資訊科技方面的討論不是問題,兩家集團的it狗們,看到鏡頭中的老堂哥,那就好像小劇組的工作人員見到了阿湯哥,起點槍手遇到了大神,就差眼裡沒有冒小心心了。
技術不是障礙,如何在主事人之間建立起互信,這才是大問題。
等到李君閣將自己的意思講解清楚之後,老於摳了摳腦門說道:“皮娃,我跟著於丫頭叫你皮娃吧,你說這些我確實不太懂,然後不做自己不太懂的事情,是我老於一貫的信條,呵呵,這個……”
李君閣笑道:“於伯伯,這事情其實不複雜,系統說到底就是一個工具,是一個助推器,對我們三家來說,它並不是經營策略,經營方式,經營思路的轉變,這就好比將財會室配上電算化的改造,又好比後來將電算化加上了資料庫,現在只是將資料庫再加上了大資料分析和資料探勘而已,當初綠印集團上馬這些的時候,於叔叔可能也不是太熟悉吧?”
老於尷尬地笑了笑:“別說那時候不太熟悉,我到現在都不太懂,唉,現在還是年輕人的天下了……,不過你這套系統的效果如何我們實在沒把握……”
老堂哥這時候插話了:“老於,你看這樣行不行,我這邊給你個系統的試用版,只有上下游客戶關聯狀況分析模組,你們先自行安裝,然後自行運算,看看效果,最後再決定是否加入,怎麼樣?”
老於大為驚訝:“免費給我們用?”
說完又不好意思:“要不,我們出錢買你們的上下游關聯客戶分析模組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