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許思叔叔涵秋小阿姨他們就要回來了,到時候那裡肯定熱鬧,不過只有晚上才開課。”
王美嫻說道:“那我可不可以跟小表叔學做茶壺?然後讓外祖祖給我燒好?我拿回去送給爸爸?”
李君閣說道:“那可夠得學,外祖祖對入爐的煤砂器那是有要求的,就看你能不能達到他的要求了。”
王美嫻說道:“哼,小瞧人,我肯定學得好!”
李君閣說道:“那你這個假期要做的事情可就太多了,別的不說,這舞龍你們不學學嗎?你看去年苗娃叔叔舞的,那才叫龍!你們舞的那個,跟蚯蚓爬有什麼區別?”
王美嫻滿臉的豔羨:“苗娃叔叔那樣啊……那我們學得會不……”
李君閣開始偷換概念加洗腦:“這世界上的東西,只要你想學,就沒有學不會的。你看阿裡木比你還小那麼多,現在甲骨文都學全了,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喜歡。”
“只要喜歡的東西,你就不會怕它難,反而你會怕它不難,因為沒有挑戰性了嘛!”
王美嫻想了下覺得沒有毛病,說道:“那我們也練,上午做作業,下午聽四祖祖講課,晚上練舞龍!”
李君閣問道:“現在四爺爺課上多了好多苗娃,他們能聽懂四祖祖講的東西不?”
王美嫻說道:“四爺爺這個假期講的詩詞裡邊,好多都跟動物有關,苗家哥哥弟弟比我們還清楚呢!”
“比如昨天教的‘咫尺春三月,尋常百姓家。為迎新燕入,不下舊簾遮。翅濕粘微雨,泥香帶落花。巢成雛長大,相伴過年華。’四爺爺說這首詩告訴我們古人是怎麼愛護野生動物的,山上的哥哥弟弟們就說起了寨子裡是怎麼做的……”
“二皮叔我還要去寨子裡喂鳥!小銀子說他們比詩裡做得還好!他們為了迎接鳥兒,還設定投餵點,說喂鳥可好玩了!!”
小妹崽的思維太跳脫了,李君閣趕緊說道:“那是肯定要去的,哎喲這詩我都沒聽過,誰做的?”
王美嫻說:“是宋代葛天民的,四祖祖說他的詩清新可愛,還有一首‘連天芳草雨漫漫,贏得鷗邊野水寬。花欲盡時風撲起,柳綿無力護春寒。’,然後問這景緻我們李家溝什麼時候什麼地方能看到,我說清明前後在匏瓜湖就能見到,四祖祖還誇了我呢……咦?二皮叔你又不知道?”
李君閣滿臉通紅:“美嫻,為什麼要說又呢……全唐詩十萬首,二皮叔都沒學全,何況其它朝代的……不奇怪,不奇怪的……”
王美嫻說道:“那你為什麼要臉紅?”
李君閣尷尬極了:“美嫻,聊天是一門藝術,有個技巧叫‘看破不說破’,你知道不?你這樣老揭二皮叔的底,我們這天就聊不下去了……”
牽著王美嫻的手從村民活動中心出來,李君閣腦門子上汗都出來了。四爺爺當真是信手拈來因材施教,苗娃也能輕松搞定,自己這前浪,感覺離被這些後浪拍死不遠了。
送美嫻去了祠堂,現在家裡娃子和苗娃同吃同學,除了阿裡木單獨家裡送飯,其餘的都是久長居送過來的。
閑下來無事,李君閣邊去忘憂谷看高手殺豬。
屠宰場已經走上了正軌。
苗娃始終不願意承認這裡是豬場,總是固執地說這裡是種肉和收割肉的地方。
不符合自然之道,感覺無愛。
不過李君閣信奉儒門,想的是怎麼讓大家吃上肉的問題,道釋兩家自然和因果那一套,對他一點壓力都沒有。
老康和老範在一邊指導操作。
這裡的豬都是從小享受到到大的,每天準點播放輕音樂,環境清潔好吃好睡,一句話就是好吃好睡多長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