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8章 我兒子是奸臣(十四)

無非就是永昌長公主去了,他與郭家之間似乎沒有了強有力的紐帶。

而郭家坐擁十萬兵馬,郭駙馬又戰功彪炳。

“功高蓋主!軍權旁落!聖人覺得不安心罷了!”郭二郎冷冷的說道。

他也是聖人的嫡親外甥,但他姓郭,十歲起就跟著父兄在邊關打磨。

郭家軍、威國公府等在他心中的地位,遠遠超過一個血緣上的便宜舅舅。

但,郭二郎卻明白,聖人對於妹子安康來說是非常特殊的。

撫養之恩,多年相處的情誼,無與倫比的恩寵與偏愛,或許,在安康看來,聖人這個舅舅更可親可近。

之前,郭二郎猶豫著要不要把真相告訴安康。

除了怕安康知道後會傷心、會對人生産生質疑外,也是擔心安康會偷偷跑去給聖人通風報信。

當然,郭家沒有反心,更不會危害聖人。

只是,聖人已經明顯對郭家有了戒心啊,萬一聖人知道馬副將露了跟腳,隨後他定會有其他的圖謀。

到時候,郭家軍還要不要保家衛國了? 應付朝中的那些陰謀詭計、魑魅魍魎都來不及啊。

更有甚者,聖人若是一時激憤,直接撕破臉皮,強行下旨讓郭駙馬回京,郭家又該怎麼辦? 束手就擒? 甘為魚肉?! 郭二郎本人肯定是不樂意的。

他相信,父親和大哥應該也不會同意。

因為放棄郭家軍,把兵權上交,受到影響的不只是郭家一家,而是背後的十萬兵馬,以及無數個與之相關的家庭。

“怎麼會這樣?” 安康還有些接受不能,她一邊哭一邊無意識的低喃:“阿舅糊塗啊,阿爹和威國公府素來忠心,絕不會做出謀逆的錯事!” 更不用說,皇家和郭家之間還有三個孩子呢。

尤其是二哥,或許是應了“外甥肖舅”的那句俚語,他的長相跟父兄都不太一樣,反而跟年輕時的聖人像了六七成。

不瞭解的人若是見了,興許還會以為聖人和郭二郎才是嫡親的父子倆。

“我們郭家確實不會謀逆,但架不住聖人多疑,且朝中總有一些文臣拿著郭家作筏子!” 文臣想要壓過武將,那就要有個緣由。

而擁有十萬郭家軍,且威名赫赫、戰功卓著的郭駙馬變成了那群人的主要目標。

彷彿,只要把郭駙馬拉下馬,讓郭家覆滅,就能證明武將不可靠。

收回兵權,甚至還要派不懂兵事的文臣、太監去軍中做監軍,強行給帶兵將領的脖子上扣上好幾道枷鎖,朝堂上的文武之爭也就有了定論。

“我、我——” 安康郡主心亂如麻,她好不容易將這些內容徹底消化完。

然後,她第一個反應就是跑進宮裡去質問舅舅。

但,抬眼看到二哥複雜的眼神,她彷彿忽然被人兜頭澆了一盆冷水。

她徹底冷靜下來,她痛苦,她掙紮,她、她被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最終,她輕輕抹了把眼淚,堅定的說,“二哥,我知道了,阿爹有什麼吩咐?” 她確實跟舅舅感情深,但她姓郭。

當舅舅跟郭家有了矛盾,她必須站在郭家的陣營裡。

其實,舅舅也是一樣啊,他確實疼愛自己這個外甥女兒。

但,這也並不妨礙他算計郭家。

感情歸感情,利益歸利益! 舅舅果然是個優秀的上位者,而她安康也不愧是郭家的女兒。

各為其主,各有不得已。

她理解舅舅,所以,舅舅應該也會體恤她,對嗎? 再說了,安康郡主確信,父親不會傷害舅舅,頂多就是想辦法自保。

而舅舅呢,他是真的有可能對郭家、對威國公府痛下殺手。

兩權相害取其輕,安康覺得,她只是做了一個相對而言對雙方都好的選擇。

聽到安康這麼說,而不是沖動的跑去質問皇帝,或是勸著郭家要對皇帝忠誠什麼的,郭二郎便知道,妹妹還記得自己的身份。

那就好! 郭二郎滿意的,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

他就怕唯一的親妹妹會偏向聖人那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