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光線太耀眼,那些人影都變得飄忽起來。
結合那黑瘦男人的話,何甜甜即便沒有融合原主記憶,也大致推測出了當下的時間節點—— 這應該是安南侯府被人誣陷謀逆,當今皇帝承泰帝震怒不已,命人將侯府上下押解進京的路途中。
顧秀孃的婆婆,也就是未來有名的忠僕趙嬤嬤是侯夫人張氏的心腹,侯府落難,身為奴婢的她,自然也要跟隨張氏一起被押往京城。
顧秀孃的男人馮忠良,則早早被張夫人銷了奴籍,放到外面做了個良民。
張夫人這麼做,一來是為了慰勞趙嬤嬤的一片忠心,二來也是讓馮忠良在外面幫張夫人搭理陪嫁鋪子。
馮忠良人如其名,對張夫人忠誠,為人也老實善良。
不過在西南的時候,背靠平南侯府這棵參天大樹,不傻不呆的馮忠良將鋪子經營得風風火火。
人前人後,也會被人尊稱一聲“馮老爺”、“大掌櫃”。
雖然親娘還在當奴婢,但也要看人家伺候的是誰啊。
堂堂一品侯夫人,西南的戰神妻子,能夠在這樣尊貴的人身邊伺候,趙嬤嬤也算得上一號人物。
作為趙嬤嬤唯一的兒子,也是張夫人得用之人,馮忠良十分有體面。
所以,娶親的時候,有些舉人、進士家的姑娘都願意嫁給他。
甚至一些小官小吏,也想跟趙嬤嬤做親家。
不過,馮忠良最後卻看上了一個落魄讀書人家的女兒,也就是顧秀娘。
原因很簡單,顧秀娘好看啊。
白白淨淨、秀秀氣氣,一張瓜子臉,柳葉細眉,杏核眼,鼻子、嘴巴都小巧精緻。
加上纖細的身段,看著就讓人心生憐惜。
趙嬤嬤本來有些瞧不上顧家的家世,但架不住自己兒子喜歡。
而顧家雖然窮困些,卻也是正經人家。
顧秀娘表面看著也確實不錯,而且還有一手好繡活。
據說是祖傳的技藝,顧家的先祖曾經是刺繡世家,在江南頗有些名氣。
還是顧秀孃的曾祖考中了進士,漸漸擺脫了商賈、匠人的身份,成為了尊貴的讀書人。
顧家徹底改換了門庭,男人只管讀書,女子則學習刺繡。
只可惜,顧家似乎沒有什麼讀書的基因,除了那位曾祖考中了秀才,之後的兩三代裡,竟再也沒有出過像樣的讀書人。
顧秀孃的爺爺止步於秀才,顧秀孃的親爹更差勁,考了二三十年,把好好一個家都拖得精窮,也只是一個童生。
要不是顧秀娘和幾個姐妹熬夜刺繡賺錢,顧家估計都要揭不開鍋了。
偏偏顧父還不死心,都快五六十歲的人了,還頂著一頭花白的頭發去考秀才,卻屢試不第。
顧父不覺得是自己才能不夠,反而怪時運不濟,考官有眼無珠。
顧父還是個窩裡橫,在外面被人嘲笑是老童生,回到家裡卻是一言堂的老祖宗。
顧秀娘會那般重男輕女,腦迴路清奇,讀書讀傻了的老冬烘顧父,也有很大的功勞! 原本,趙嬤嬤給馮忠良求娶顧秀孃的時候,顧父還有些不樂意。
他們顧家可是讀書人家,而馮忠良,雖然本身是良民,但親娘還在當奴婢呢。
良賤不婚,就算是世家豪僕,那也是一個“賤”字。
奈何顧家實在艱難,顧父的骨氣抵不過現實的殘酷。
再說了,趙嬤嬤可是平南侯府的體面嬤嬤,而平南侯在西南就是地頭蛇一樣的存在。
如果跟侯府有了關系,將來再參加科舉,興許就能—— 就這樣,顧秀娘嫁給了馮忠良,開啟了她作天作地的反派炮灰的嶄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