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 這些戲曲故事,雖然偏離了歷史,卻也不是半點用處都沒有。
鄭念兒努力回想著那些經典京劇唱段的內容,腦中隱約有了一個主意。
不過,她需要幫手,也需要時間做準備。
“甜甜,胡氏又進宮了!” 小d同學作為熱愛八卦事業的萬能攝像頭,每每捕捉到“新聞”,都會屁顛顛兒的跑來告訴何甜甜。
何甜甜挑眉,“哦。
她應該是被鄭念兒召進宮的吧。” 胡氏是永承帝的乳母,備受這位帝王的偏寵。
過去,胡氏直接被留在了宮裡,像“半個主子”般。
永承帝甚至利用胡氏來刺激何太後,有一段時間,胡氏在宮裡的風頭彷彿已經蓋過了何太後! 作為宮裡的“老人兒”,胡氏雖然後來被永承帝送走,但現在只是偶爾進個宮,真心不算什麼新聞。
而且,何甜甜推測,把胡氏召進宮來的,肯定不是永承帝這個皇帝,而是另有他人。
想想胡氏的親女兒是宮裡的貴妃,而按照宮規,嬪妃們達到一定的級別,是可以召見孃家的親人。
所以,何甜甜才會說“她應該是被鄭念兒召進宮的”。
早已放棄在何甜甜面前賣關子的小d同學,還是沒忍住,問了句:“甜甜,你為什麼不覺得是皇帝把胡氏召進宮的?” “因為皇帝已經知道,我已經不在乎所謂的‘母子情深’!” 永承帝那個叉燒兒子,之所以總是抬舉胡氏,除了他對胡氏確實有感情外,更多的還是為了“反抗”何太後! 彷彿他抬舉了乳母,打壓了親孃的孃家,他就能在親娘面前佔據上風一般。
原主真心在乎這個兒子,自然會受到刺激,反應激烈。
何甜甜穿來後,根本不把永承帝放在眼裡。
所以,胡氏什麼的,慢說在眼前晃蕩了,就是永承帝真敢冊封她當什麼“奉聖夫人”,何甜甜也只是冷冷一笑。
刺激不到何太後,而他的所作所為還有可能會受到朝臣的彈劾、不滿。
永承帝還沒有蠢到家,不會讓自己陷入那樣被動的境地! 再者,永承帝現在忙著鹽政、大考的事兒還來不及,他根本沒有閑心去給何甜甜“添麻煩”。
……聽完何甜甜的這些分析,小d同學除了豎起大拇指點個贊,再無其他的反應。
“太後娘娘,皇後來給您請安了!” 就在何甜甜與小d同學閑聊的時候,宋嬤嬤聽到小宮女的稟報,湊到何甜甜的耳邊,低聲提醒道。
“讓她進來吧!” 何甜甜將手裡的奏摺放好,沒有刻意整理儀容,就那麼閑適的盤膝坐著。
“臣妾請太後娘娘安!”陶皇後恭敬地行禮。
“起來吧,都是一家人,無需這般客氣!” 何甜甜慈愛的看著陶皇後,語氣很是親切。
“說起來,我與你也不是外人。
早些年,你剛出生的時候,我還抱過你呢。” 何甜甜故意提到了“過去”,話語裡帶著追憶與悵惘,“那時候啊,你小小的一團,白白淨淨,一雙眼睛圓滾滾的,小手小腳特別有力氣!” “當時,我就是說,你是個好孩子,看著就有福氣!” 福氣? 跪坐在下首的陶皇後眼底閃過一抹苦澀。
她算什麼有福氣? 是,她現在是皇後,大淵朝的國母,母儀天下,尊貴無比。
然而,這只是表面的風光。
入宮不到一年,她卻彷彿自己已經在這深宮裡苦熬了一輩子。
沒有入宮之前陶皇後就知道,她與永承帝不會有什麼愛情。
陶皇後以及整個陶家並不在乎這些,他們覺得,只要永承帝給她嫡妻的尊榮,讓她能夠當個名副其實的皇後就足夠了。
至於小皇帝有多少女人,他寵愛哪個妃子,統統都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