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像如今的虞二,直接將馮朗、虞業二人鎖拿進京,對聖人沒有絲毫的敬畏。
這儼然就是權臣的做派啊。
偏偏朝堂暫時無法奈他如何,只能像皇帝這般,派個“副總管”去搞搞滲透。
因為大梁的危機太多了。
西北邊陲穩固了,而西南、東北等各處還有強敵。
另外,還有幾處藩王。
聖人一直想要做個不世之名君,他對君權的壟斷更是無比熱切。
在西北搞制衡,是聖人想要收攏兵權,可惜現在失敗了! 在朝堂搞分權,一個宰相,變成了多個,是想集中君權,暫時看著還算順利! 在地方搞削藩,不讓諸侯王做大,繼而割據地方……然後出了大事。
正旦剛過,元宵節的燈會還沒有巨型,西南就傳來訊息。
蜀王殺了朝廷派去的輔官,直接反了。
安南王跟著一起攪局,也宣佈安南獨立。
還有燕王、晉王,齊齊響應。
大梁的西北剛剛穩固,就爆發了更為嚴重的四王之亂。
戰火四起,天災頻發。
之前還花團錦簇、太平繁華的大梁,彷彿一夜之間被換了天地,呈現出皇朝末路的頹敗與衰落。
民不聊生,大小將領紛紛佔地為王。
他們名義上還歸朝廷統領,但其實卻各自為政。
有些打著平叛的旗號,卻行擴大自己地盤之事。
一時間,大梁徹底亂了。
聖人焦頭爛額,再也沒有心思去西北。
跟亂成一鍋粥的中原比起來,西北似乎更安穩、更省心。
至少虞家沒有扯旗造反,也沒有趁機擴大地盤。
人家就老老實實的待在西北,開荒、養馬。
西北諸城,也按時按量的上交賦稅。
相較於那些亂七八糟的諸侯王、割據軍閥,西北竟顯得無比的忠貞賢良。
何甜甜:……你高興就好! 熟讀歷史的人,都會明白,廣積糧、緩稱王的道理。
且叛臣賊子,真的不是那麼好當的。
虞家可是世代忠良,斷不能背負逆臣的罵名。
還是繼續在西北好好種田、多多練兵吧,待到了關鍵時刻,虞家再出兵也不遲! 中原動蕩,流民、難民多如潮,何甜甜趁機大肆收攏。
一來,是給苦難的底層百姓一條活路。
二來,也是為西北的壯大積蓄力量。
而諸多的流民之中,有個瘦弱的少年,臉色蠟黃、身形消瘦,眼底卻迸發著灼灼的光—— 西北! 我要去西北! 所有人都拋棄了我,唯有阿孃,定不會不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