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太又羞又急,脫口喊了句,“等你兒子去鎮上讀書的時候,我也給他錢!” 王老太這麼說,不過是想證明,自己不是偏心,怪只怪宋春紅的孩子太小,還不能去鎮上讀書。
不去鎮上,自然也就享受不到這些待遇。
王老太只是一句託詞,宋春紅卻牢牢記住了。
待到鄭棋終於可以去鎮上讀書的時候,她立刻就找到王老太,毫不遲疑的伸出了一隻手。
“娘,當初您答應的,說只要老大去鎮上讀書,就也讓他跟他小叔一樣!” 王老太那叫一個尷尬。
偏偏自己確實說了這樣的話,而她對大孫子鄭棋也確實還有幾分疼愛。
為了證明自己“不偏心”,也為了不讓自己跟大兒子、大孫子離心離德,王老太忍痛拿了錢和糧票。
當然,給是給了,數量卻遠遠不能跟鄭讀相比。
不過,鄭棋不在乎,他本來就不像鄭讀似的好吃懶做、不體恤家裡。
他心疼父母,不捨得花,便把奶奶給的錢全都偷偷攢了起來。
一年下來,竟也有了五塊錢的私房。
原本,鄭棋是想把這些錢交給親媽補貼家用。
但,隨後發現親媽埋怨親爹貼補奶奶、小叔的同時,也在偷偷拿自家的錢接濟她的孃家。
鄭棋:…… 唔,這些他都理解。
只是他無法傻兮兮的把私房錢上交了。
這些錢,鄭棋既不想便宜了小叔,也不想填補宋家,花在他們姐弟四個身上,不香嗎?! 幾天前,沒有落水也沒有出意外,就是坐在姥姥家田埂上發個呆,鄭棋就發現自己多活了一世。
重生歸來,鄭棋對於人生,對於家庭,有了全新的規劃。
而自己攢下的那筆私房,就是他的原始資金。
“姥姥,我有個鎮上的同學,他姐姐生孩子了,想買雞蛋,但鎮上供銷社沒有那麼多……” 鄭棋找上了宋母,隨便編了個理由,便掏出了一塊錢,“一個雞蛋,他們給五分錢。
咱家還有多餘的雞蛋嗎?” 聽到一個雞蛋四分錢,宋母的眼睛瞬間就亮了。
他們平時都是去收購站或是供銷社賣雞蛋,收購價基本上都是三四分一個。
五分錢哪,比正常的收購價高出一兩分錢呢。
可別小看這麼一分兩分的,積少成多。
一個雞蛋多賣一分錢,十個雞蛋就是一毛。
他們家人口多,養了三隻母雞,除了偶爾給老伴兒、孫子解個饞,絕大多數都攢了下來。
一個月就能攢下四五十個。
這就能多賣五毛錢啊。
當然,外孫子也說了,人家同學的姐姐是坐月子了,需要吃雞蛋,基本上就是一錘子的買賣。
但外孫在鎮上讀書,認識的同學又不是隻有這麼一個。
家裡總有個生孩子,或是送禮的時候。
哎呀呀,這樣的事兒,也不用太多,一個月有個一兩件,就能讓家裡多賣四五毛錢。
宋母不識字,但很會算賬。
心裡的小算盤噼裡啪啦的撥了一通,臉上堆滿了笑容。
“有!這些日子忙著給你小舅蓋新房,我都沒有顧得上去鎮裡,家裡攢了一籃子的雞蛋呢……” “那就都‘勻’給我同學吧,他姐姐坐月子,一天要吃三四個呢。” 鄭棋趕忙笑著對宋母說道,並把一塊錢塞給對方,“姥娘,這是訂金,等我同學收了雞蛋,我再把其他的錢拿回來給您!” “哎呀,都是自家人,還說什麼訂金不訂金的?” 宋母嘴裡說著,手上卻半點都不客氣,一把就把錢收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