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了你們的身份和職責!”
當然,作壁上觀,一言不發的也有人在。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們說怎麼辦?”
“怎麼辦也不能像你們那樣蠻幹。”
就在眾人爭吵的不可開交時,有人發現一直背對著眾人抬頭看地圖的楊笑把身子轉了過來,面無表情的看著眾人。於是,爭吵的人群一個個的全都安靜了下來。
就在眾人準備好迎接楊笑的怒火時,哪知道楊笑又轉了回去,在地圖上比比劃劃了起來。然後他又轉過身指著一個人說道:“你說的不錯,咱們可以繞。”
那將領一聽楊笑採納了自己的意見,臉上不由得泛起了高興的神采。他也沒想到,自己無心的一句話,竟然會被將軍採納。
眾人聽到楊笑的話後,一個個面面相覷。顯然,在大家能想到的辦法裡,這並不是最好的一個辦法,不知道楊笑為什麼會下這樣的決定。雖然他們各自的心裡都有著各自的想法,但此刻,他們更想知道的是楊笑的想法。
望著大家投來的目光,楊笑接著說道:“我說的繞,並不是你說的那個繞。你說的那個只能算小繞,而我說的是大繞。”
小繞?大繞?
眾人被繞的更加糊塗了。
楊笑把手在地圖上一指,說道:“不要忘了,我們還有羊趾道。”
於是,楊笑把自己的想法向眾人一一道來。
待楊笑說完後,立刻有人指出了其中的關鍵:“可那條路難走的很,別說通車了,就是騾馬都有些勉強。要不然韃靼們也不會放著這條近路不走,走遠路的。”
楊笑回道:“難不代表不能。況且我們需要的兵力也不多,只要把物資分散攜帶,每個人、每匹馬都帶一點,這樣一來問題就不大了。”
還有人想要再說些什麼,但這時一名侍衛進入大殿內,將一份軍報遞到了楊笑的手裡。
楊笑開啟軍報,看過裡面的內容後又把它交給眾人傳閱了一遍。眾人看過軍報上的內容後,無不面色一變。
原來是狄戎族人已經分出一部分人馬往岫陽府而去。現今,狄戎族人跟潘族人的中間就隔著一個岫陽府,一旦岫陽府被拿下,二者便可合兵一處,到時候橫掃關西平原將不再是難事。那時,兩面夾擊之下大散關不攻自破,西梁城深陷重圍,孤立無援,整個西梁境就全完了。
楊笑把軍報往桌上一丟:“好了,不要再說了。敵人的動作比我們要快,立刻按計劃行事。”
眾將聞言,立時抱拳道:“遵命!”
…………。
礫谷關外。
臺階山內還是金秋時節,而臺階山外卻早已草木枯黃。蔚藍的天空和蒼黃的大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這片無邊的蔚藍和蒼黃中,一支隊伍正緩緩的前行著。他們趕著一輛輛牛車和一群群牛羊,目的地是天際邊的群山峻嶺。
這些人從千里之外而來,一路上風餐露宿,走到這裡早已人畜皆乏。
隊伍裡最年輕的是一個約麼四五十歲的中年漢子。漢子手搭涼棚看了看天邊的太陽,那太陽低低的掛在天邊,就像燒紅的鐵塊一樣通紅耀眼,但明明紅的耀眼的太陽照在身上卻並不能讓人感到溫暖,相反的,隨著紅日西下,氣溫卻越發的冷了起來。
走了一整天的路,早已人困馬乏,又冷又餓。那漢子喊了一聲:“長老,就在這兒歇一歇吧,反正明天也到不了。”
一個正在牛車上打盹的老者聞言看了一眼天邊,又扭頭看了看地平線上的夕陽,點頭道:“也好。”
老者說著朝四周看了看,然後指著前面的一處地方說道:“就在那裡歇一晚吧,多少還能避一點風。”
很快,一行人就在一道土梁下停了下來。土梁並不大,只有一房高,二十來丈長,看樣子行雨季節的時候土梁下邊應該還會形成一個淺淺的小池塘。這裡背風向陽,是一個過夜的好地方。
“都手腳麻利點,趕在天黑前把牛羊圈好,把火生起來。”
老者下車後拍了拍屁股上的土,一邊說著一邊向身後的小土樑上走去。其餘的人則忙著把牛羊趕在一處,把牛車圈成一圈擋在外面,然後就是生火造飯。
等眾人忙活完,飯也熱好之後,那老者才從土坡上一步一步的慢慢走下來。
剛在火堆旁坐下,身旁的漢子就把熱好的稀飯和一包肉鬆遞了過來。老者接過來後一邊吃一邊慢條斯理的說道:“這周圍我都看過了,沒什麼不妥當的,明天再趕一天路,後天中午前後應該就能到了。”
有人附和道:“長老看過的那肯定穩妥了。”
那老者喝了口稀飯後又說道:“等把這些牛羊還有糧食都送到了,咱們部落要繳納的那一份也就繳清了,到時候大家都回去也算是能安心過個年了。”
這時有人說道:“哪能安心吶!孩子們也不知道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