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二章 贈杏花娘

不意今有聖天子在上,君明臣賢,而天下竟再出陳世美之流!

惜哉,當世不見包龍圖。

吾雖深恨負心薄倖男不義,但年幼無力,不能為杏花娘鳴冤。

只待歸去後,稟明親長,護其不為奸邪所害。

今特做此決絕詞一首,勸杏花娘與不仁不義人決絕……

看至此,杏花娘面上已經沒了血色。

她雖感動賈琮之好心,可眼底其實還是有一絲猶豫。

因為但凡曹子昂能回心轉意,她就絕不會和他決絕……

這時,卻見賈琮繼續提筆寫入正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只第一句,就讓杏花娘的心,似被一記尖刀刺穿,痛徹心扉。

思及當年當月,初次相見時,是何等郎情妾意,恩愛甜蜜……

誰又能想到,檀郎今日驚會如此絕情?

她之今日,豈不正和當年班婕妤被棄,以秋扇閒置做《怨歌行》相仿?

強忍著悲痛,杏花娘繼續看下去: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詞句十四字,字字如利錐錐心。

杏花娘的淚眼,已成滂沱之勢。

多麼貼切啊,此句所寫,豈不就是那變心人?

最痛心者,分明是她遇到了一個無義的變心人,可週圍人反而都勸她,這只是尋常事……

心痛的緊,不忍再多想,杏花娘再讀: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至此,杏花娘微微一怔,目光有些愕然,這句分明是說:

檀郎與我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雖決絕而不生怨?

這位小郎君莫非也要勸我看開些……

正當杏花娘又悲痛又遲疑時,卻見賈琮最後書道: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心頭輕輕一鬆,原來如此……

是啊,曹子昂又如何比得上那唐明皇?

唐明皇當初寧肯枉顧人倫,也要把楊貴妃搶到身邊,百般寵愛。

即使馬嵬坡訣別之後,也日夜思戀,做下《雨霖鈴》之名曲。

所以楊貴妃才至死不怨。

可曹子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