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京城南,安化門內。
奮武軍大營。
自崇康天子突然昏迷之事隱隱傳出後,神京戒嚴。
十二團營主將須臾不得離開大營,無旨不得調動一兵一卒出營。
違命者,以謀逆罪論。
儘管這讓許多人為之緊張,但是武定侯吳誥心中卻只有振奮之意。
天子就要走到終點了,而託天子雄才偉略之福,將執掌十二團營的十二大武侯,血洗一空。
更使出連番手段,讓開國公李道林及宣國公趙崇兩位軍方執牛耳者威望大減。
宣國公雖然要比李道林好一些,但他本身在軍中的威望並不如李道林。
因此兩邊相抵,正好拉平。
沒了強權人物,吳誥本人在很早前就不曾在兩邊站隊,低調超然,身家清白。
如此,不管後繼之君是何人,都只會更加重用於他,來平衡李道林和趙崇之間的鬥爭。
因為他和參寧侯宋傑、靖安候徐忠等人,是最早脫離貞元隊伍,洗去武王烙印的勳貴。
後繼之君對他們,只會更放心。
而李道林和趙崇,也必然會使出各種法子,拉攏他們。
不然,他們倒向哪邊,另一邊就要徹底勢弱。
當然,吳誥絕不會去摻和這兩個過氣國公的鬥爭。
他會繼續保持超然,再等時機。
吳誥相信,早晚一天,他會入主軍機,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
至於開國公一脈的“餘孽”們,吳誥絲毫未曾放在眼裡。
崇康天子到底非馬上皇帝,他以為扶持起開國功臣一脈,就能平衡軍中勢力,卻是太天真了些。
若果真放開了廝殺,吳誥有信心,只憑他這一營兵馬,就能掃平王子騰、馮唐等人麾下的六團營。
真正的百戰老兵,又豈是那些連血都未見過幾次的樣子兵能比的?
所以,天子龍體危急,對他來說,是好事,而非壞事。
真正由他大展宏圖施展抱負之時,即將來臨!
兵營中本不該飲酒,可今日吳誥實在滿腔豪情,所以破例一回,在帥帳中自斟自飲。
心情極度舒暢!
不過海飲一盅烈酒後,吳誥眼睛忽又有些複雜的往北面望了望,目光似能望穿層層阻礙,看到龍首原上那座孤零零的王府。
可惜了……
也太蠢!
若能坐上那個位置,天下多少女人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