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二十一章 托兒

葉清聞言一滯,見黛玉眼中狐疑之色愈濃,乾咳了聲,道:“快快快聽,你心上人的狐狸尾巴漏出來了!”

“但孤以為,士農工商,國之四柱,四民也,缺一不可。”

“商賈溝通有無,南貨北往,西物東進。所行之事,也是便民利民的。只要在國法範圍內行事,合該受到尊重。”

“當然,如今的商法還不完善,使得許多商人行事無法可依,只能受到不少官員吃拿卡要,勒索敲詐,苦不堪言。許多事,你們也是沒法子。”

“這些事都要解決,商法也要確定,以保護商人的權益,當然,也會規範商人的義務。等朝廷商法出臺後,商人們只要依法行事,必將百無禁忌。”

“孤相信,商賈站直腰身,堂堂正正賺清白銀子的那天,不會太遠。今日且先到此,先賣方子罷。山東今歲大旱,千里赤地,災民數以百萬計。原本有人建議孤,加徵民稅以為賑濟之用。但孤以為,稅不可輕加。朝廷上定下加一分的稅,到了下面怕是要多收十倍於民。幸好孤還有些家當,都變賣了,看能否多活一些百姓之命。說至此,孤還有事相求……”

此言一出,底下剛剛逃過死劫的商賈們差點又嚇趴了,一個老者忍不住大聲道:“殿下若有用得著草民之處,儘管吩咐便是。相求二字,草民等萬死也難承擔吶!”

一片附和聲中,賈琮擺手道:“此事還真要麻煩你們,這方子啊,孤不收銀子,只收糧食。也不必運到京裡,可以直接運到齊魯,捨不得運資的,也可運到長江沿線的幾個據點,這些後面有人和你們細談。怎樣,有難處麼?”

之前那老者老臉抽了抽,不得不硬著頭皮提醒道:“殿下,若全部換成糧食,那……將會是一個極大的數目!怕是要抽乾許多地方的糧食……”

賈琮笑了笑,道:“聽口音,老丈是粵州潮商吧?”

那老者聞言一驚,忙磕頭道:“草民正是潮汕人。”

賈琮點點頭,道:“潮州離京那麼遠,老丈如何趕來的?”

那老者賠笑道:“草民正在金陵辦些瑣事,得聞殿下要出手晶瑩雪的方子,以救齊魯萬民,草民感念大乾昌盛,能得如殿下如此愛民如子之太子。草民雖身份鄙賤,然亦有報國之心,故而星夜趕路,萬幸在昨日趕至神京。”

賈琮微笑道:“倒是義商……不過,就孤所知,潮州土地貧瘠,百姓靠務農難以活命,故而自古便有漁民靠海為生。後來,又有聰慧者,與海外之人交易。漢時便有了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老丈既為潮商,家裡難道沒進行出海商貿?”

大乾律,唯有官商才能對外商貿。

當然,大乾的官方海貿實在不值一提……

民間百姓按律,是不準私自出海的。

此刻賈琮算是挖了一個坑,就看這老者如何回答了。

那老人聞言,面色果然一變,一大把年紀,平日裡亦是極養尊處優之人,此刻卻如熱鍋上的螞蟻般,惶惶不安,感到上方那少年的目光,愈發猶如泰山之重,壓的他呼吸艱難時,老人一咬牙,磕頭道:“草民罪該萬死!家中的確有與番邦異國進行交易……”

賈琮呵呵一笑,道:“那老丈當知道,就在距離大乾不遠處,有二三小國,曰安南,曰暹羅,其國原為中國故土。地雖小,卻盛產稻米,可一年三熟。”

老人聞言,見賈琮根本沒提走私海貿之事,心中大喜,忙道:“殿下見識廣遠,真乃天授之德也,草民敬服!的確如此,安南、暹羅皆產稻米,只是因為雨季太長,又熟的太快,所以此二地的糧米吃起來,味道遠不如大乾的稻米香甜。故而雖價錢低賤,卻也……”

言至此,老人忽然明白過來賈琮之意。

猛然抬頭,看向高几後淡然而立的賈琮,見他相貌出眾之極,天生貴氣,又忙低下頭,大讚道:“殿下之意,草民知矣。殿下放心,若今日草民能得晶瑩雪的方子,必將傾家所有,往安南暹羅買糧,以海運運往山東,以賑濟齊魯災民。”

災民餓極了連土都吃,還在乎稻米香甜不香甜?

賈琮爽朗一笑,道:“就該讓那些說商賈重利寡義的人聽聽,誰言我大乾商賈不知忠義?老丈只管放手施為,待功成之後,來年再入京時,孤為老丈題匾,以表潮商之忠義!”

此言一出,不止那老丈,連他周遭同來的幾個大粵商,都面色激盪起來。

粵商、徽商、晉商、浙商、蘇商,自古這五大商幫就相互較量,難分高下。

今日五商齊聚,卻讓粵商出了大風頭,得了大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