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六十一章 安撫

賈琮震怒之下,還未來得及訓斥,那紅翎小將就暴怒了。

自揭身份,竟為劉耀倫次子幼孫劉克。

這一戰,劉耀倫抬棺出征,其從軍之長子、長孫、次子、侄子、侄孫,甚至妻族子弟,並二十八位劉氏族人,皆在那幾乎悉數戰歿的先鋒大軍中。

沒有一人活著走下戰場……

劉克是劉耀倫家族中,除卻劉耀倫外,最後一個男丁,還是他大伯劉國正藏了私心,擔心老父以後無人盡孝,將他留在了中軍,才苟活下來的。

劉克用最慘烈的聲音嘶聲力竭的向彈劾劉耀倫的言官抗訴:“這一戰,劉家未曾辜負皇恩啊!!”

說罷,就昏倒在含元殿上。

暴怒的賈琮,當場走下殿內要親手誅了言官,只是被唬個半死的趙青山等重臣竭力跪勸了下來。

那三名憂國憂民的言官,則被髮配到北疆軍中效力……

雖如此,仍難解賈琮的恨意。

但他也知道,只能如此了。

若因幾句彈劾就斬了言官,怕是要出大事的,眼下的情形,也不適合殺人。

此事當算是歡慶之日的一點陰影,旁人很快就過去了,頂多感慨一句滿門忠烈,相比於這千百年來少有的大勝,些許損傷算得了什麼?

然而賈琮心裡,卻始終如同堵了塊石頭般難以釋懷。

臉上難見什麼笑容。

他不怕別人對他惡,但是委實受不得旁人對他太好,尤其是以性命為代價。

儘管他明白,劉耀倫忠的是他心中的大義,忠的是太子這個位置的知遇之恩。

但無論如何,這份效忠,終究是落在了賈琮身上。

用幾乎闔族之殤,來忠於王事。如今劉家滿門,只剩下那些孤寡婦孺。

賈琮心中著實心痛!

含元殿上的事自然瞞不過太后和武王,這還是賈琮歸宗之後第一次發那麼大的火,所以二人如同哄小孩般,一直在說著好話。

“太子,劉耀倫這人,朕知道,古板的緊。當年在方程麾下,衝鋒打仗勇猛無匹。只是人一根筋。也是朕疏忽了,忘了他的秉性,不然理當料到他會有此佈置。只是將軍馬革裹屍還,且一戰立下千古功勳,並非哀事。若非太子不許,此次帶先鋒大軍的,便是朕了!至於那些言官……歷朝歷代,君王都得容忍那起子老鴰官兒,要言路暢通嘛,太子又何必將他們放在心上?”

賈琮無奈勸了聲:“父皇,龍體重要……且兒臣不是和誰慪氣,只是覺得劉耀倫實在是……何必這樣做?再者也不必非等到先鋒大軍覆滅吧?”

武王聞言,登時正色道:“太子,你一定要牢記,慈不掌兵!那一萬大軍既然已經擺明了是要做餌,要吊住喀爾喀蒙古二十萬大軍,就斷沒有活下來的道理。一來不可能從容而退,若是狠狠咬了敵人一口,還能從容而退,這般強大,會讓敵人警覺。草原蒙古是以草原狼為戰爭之師,對戰機十分敏感。打不過,見機不妙時,必會退去。若不能畢其功於一役,讓他們四處騷擾,後患無窮,形勢將會立刻複雜甚至崩壞。沙場之上,婦人之仁最要不得!其二,先鋒大軍若是撤退,也極容易造成潰兵之勢,衝擊己方軍陣,此為兵法大忌。

劉耀倫以一萬雄兵襲營,覆滅喀爾喀蒙古三萬先鋒軍,先鋒軍自身也損失不小,勉強維持三日而無救兵,既給了喀爾喀蒙古希望,又爭取了足夠的時間,派大軍繞至敵軍後方,抄了他們的牛羊軍糧,逼得喀爾喀蒙古三部不得不和他決一死戰。

這是劉耀倫謀略的核心,所以那一萬大軍,只能進,絕不能退。此事,劉耀倫做的沒有差錯。

漢時大將軍衛青以李廣為先鋒大將,用的便是此計!”

一談到兵事,武王精神頭都盛了三分。

他拉著面色平靜的賈琮,難掩興奮道:“只是連朕都沒想到,火器之威竟能有如此之大,四十六門神武大炮齊轟,千餘枚地雷連環爆破,火器營從側面高坡排開一字長蛇陣連續射擊。以八萬一戰覆滅二十萬蒙古鐵騎,自身折損不過兩萬。這等戰法,莫說喀爾喀蒙古,就是朕親率大軍,遭遇了也要吃大虧的。了不得!了不得!”

看武王無比嚮往的神色,眼神激盪,顯然恨不能親眼目睹此戰。

“皇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