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七章 暗奪兵權

而每個‘百人尉’則統領著一百名的兵甲禁軍。

南翰離與曹邍的辦法是,對於伏王指派的羽林禁軍大都統,皇帝無需去動他。

可以繞過那名伏王委派的親信大都統,而去和其下的五名禁軍統領們聯系。

皇帝只需暗中進行一番測試,看看五名禁軍統領中哪些是心懷忠義的勇士,這些人是可以立即納入皇帝能指揮的力量中去的。

而對於那些藏奸耍滑之人,就尋個藉口將他們調離開皇宮。

如若不然就幹脆將奸猾者暗中處置掉,然後從皇帝培養的這三十餘名親隨中挑選人員去任職。

這樣既能穩住伏王,又能在暗中控制住防禦皇宮的五千羽林禁軍。

等把五名禁軍統都安定了後,就能直接架空那名禁衛大都統,從而達到控制羽林禁軍的目的。

有了這五千羽林兵甲禁軍在手,就能夠對伏王展開行動了。

至於駐紮都城的數萬‘神威營’和‘飛羽營’的兵甲勇士,只要皇帝能第一時間制住伏王,不給他用‘虎符’往外發布指令的機會,就能夠讓‘神威營’和‘飛羽營’的兵甲勇士們,安安靜靜地待在營中了。

再說了,只要控制住伏王後,那節制兵馬指揮許可權的‘虎符’,還不就直接被收回了嗎?

還有那‘神威營’和‘飛羽營’中的兵甲勇士們,也絕非都是些奸惡之人。

他們中的大多數應該是能夠分辨是非效忠皇帝,效忠朝廷的!

因此只要事後讓皇帝的親隨護衛,帶著皇帝的聖旨去營中,告訴他們伏王因謀逆已經被擒獲。

皇帝只擒拿首惡與死黨,眾將士只要效忠當今皇帝,就能赦免其原先的過錯。

如此是應該能解除這些危險了。

所以解決伏王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在暗中將五千羽林兵甲禁軍給控制住,再圖後繼剿滅伏王的舉動。

皇帝聽後覺得有理,當即暗地裡頒佈下數道旨意。

皇帝讓身邊的親隨皇族子弟們,拿著頒下的旨意,去暗中測試那五名禁軍統領。

而曹邍則將朝中的一眾官員們細細地梳理了一遍,將那些伏王指派的大員一一記下。

這些人是要在控制伏王時,也一同被拿下得共犯。

皇帝暗中派出的親隨護衛們,暗藏著皇帝的親筆手諭,對護衛皇宮的五名禁軍統領進行了逐一試探。

經過了數日地探試,這些親隨護衛們給皇帝帶來了好訊息。

那五名禁軍統領裡,有四人是可信賴之人,只有一名禁軍統領的態度比較【曖】【昧】。

雖然那名禁軍統領做出了效忠皇帝的表態,但是其話語和行為,卻證明其有極濃厚的觀望情緒。

皇帝和曹邍一番商議後,覺得此人應該是立場不夠堅定之人。

不過若是要將其換掉,那他肯定會立即倒向伏王那邊。

若如此,則剿除伏王的行動必將敗露。

若圖省事直接將之除掉,那還需準備下許多的言語,去小心應對那名大都統和伏王的盤問方可。

一旦言語不當出現了紕漏,同樣會暴露出隨後的行動。

所以殺人只是萬不得已之下的最後一招險棋,能不用就應當盡量避免。

思之再三,為了保險起見,曹邍覺得暫時不動他,而是讓皇帝派出五名親隨,分佈到這五名禁軍統領身邊去。

一來是為了便於行動時統一號令,二來則是起到監視的作用。

若發現那名立場不堅定的禁軍統領有異動,那時再將其立即除掉即可,隨後由那名親隨擔負其禁軍統領之職,去統轄那一營的兵甲禁軍。

皇帝聽後,也是點首贊許,一切就依著曹邍設計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