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坐在房間裡,透過膝上型電腦回看斯洛維尼亞比賽錄影。
“他們的實力並不是很強。”高飛暗想道,“還是打自己的東西,用十人輪轉應戰。”
賽程過於密集,隊內訓練取消,只能依賴集訓那段時間的戰術演練。
高飛洗過熱水澡,躺在床上休息。
國家隊的隊員都是這種狀態,愜意休息,儘量放空心思,用更飽滿的狀態迎接下一場比賽。
由於有時差,高飛很晚才休息,等泰勒起床之後,打去了遠洋電話。
“你準備好第二場比賽了嗎?”泰勒抽空看了中國對法國隊的比賽。對他們的發揮印象深刻,感覺有機會拿小組第二。
“準備好了。以不變應萬變,用團隊籃球對抗斯洛維尼亞。”
“你是給國家隊施了魔法嗎?我看過你們之前的比賽錄影,打得沒這麼整體,也沒有那種壓迫感。”
“確實施了魔法,把籃球運動裡最強的團隊籃球帶了回來。”高飛笑著說。
備戰比賽的時候,他會很專注。不過到了沒有比賽的時候,還是能協調好放鬆和緊張之間的平衡。
籃球運動員也是人,不可能每分每秒都處於籃球狀態。那樣的話生活會顯得很枯燥,反而會加深疲勞。
勞逸結合,反而會有更好的效果。
高飛結束和泰勒的通話之後,手機放在桌邊,安穩進入夢鄉。
第二天上午,高飛把隊員們叫到一起,繼續跟他們講解一些戰術方面的問題。
郭士強是本土的優秀教練,戰術儲備沒那麼足,經驗也不到位。跟球員們一起聽高飛講戰術,場面很是滑稽。
“美職籃的戰術,還是有值得學習的地方。”郭士強很看得開,只要能學習的機會都會把握。他不是老頑固,不拘泥於教練身份。
高飛重點講了掩護在進攻體系裡的作用,製造錯位和空位機會的掌控。球員視野的區別,以及整體配合的變化。
雖然都是常規的東西,但在頂級控衛的理解裡,還是有些微差別。很多通常覺得不是機會的點,在高飛的理解裡都能變出花樣。
郭士強學到不少,加上集訓時學到的東西,你覺得這次世界賽之旅收穫頗豐。
其實去年的時候高飛就展現出了這種特質,但當時他只是個新人,沒人願意聽這些東西。今年搖身一變成為美職籃總冠軍球員,立馬變成了香餑餑。
上午簡短的小聚會後,球員們繼續分散休息,開賽前一個小時才聚到一起,乘坐大巴車前往比賽場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經過小組賽開門紅之後,體育頻道對男籃取得成績更有信心,派出楊健和徐指導解說。
“再有大約半小時,中國男籃對陣斯洛維尼亞男籃的比賽就將展開。”楊健開場解說。
徐指導接話道:“這次小組賽開始之前,普遍比較擔心隊員們的體能。不過現在打的是十人輪轉,每個隊員的出場時間都很平均,相對沒那麼困難。”
楊健贊同道:“對。熱身賽對西班牙的時候,我還以為十人輪轉只是試驗陣容的調整,沒想到直接帶到小組賽。這樣的輪轉方式,會降低球員的負擔。”
“有個資料,上場比賽出場最長的球員是高飛,也只有不到28分鐘。雖然國際賽場只有40分鐘的比賽時間,但這樣的出場時間還是很合理。”徐指導從資料方面入手。
楊健聽到耳機裡導播的聲音,直到場邊採訪已經準備好,說道:“前方記者已經做好準備,讓我們聽聽高飛對首場比賽有何看法。”
高飛站在體育頻道記者旁邊,面對鏡頭,接受賽前的臨時採訪。
“接連兩場都是打歐洲強隊,有沒有感覺到額外的壓力?”女記者開始提問。
高飛保持淡定,用密不透風的言語回答:“對手實力確實很強,我們都做了很多準備。會用最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戰,希望能夠贏下比賽。”
“斯洛維尼亞男籃主教練認為中國隊具備四強水準,對此你怎麼看?”
“我沒有看新聞,沒注意他說過這句話。謝謝他的誇讚,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沒那麼強。”即便高飛認為確實有四強水準,也不會在採訪中說出來。那會帶來額外壓力,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記者又問了幾個問題,感謝高飛接受採訪,隨後鏡頭又切回了演播室。
楊健說道:“高飛的回答還是比較保守。清除他風格的球迷應該都知道,他最喜歡的是專注眼下,不願意去考慮太遠的東西。”
徐指導說道:“這樣更細緻,不至於出現差錯。”
兩位解說員開始分析斯洛維尼亞的實力,幫球迷了解這支歐洲球隊。
賽前十分鐘,鏡頭上出現雙方的首發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