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果幸災樂禍地道:“反正大爺要倒黴了。”
**
朱成錩確實惴惴不安。
他借滿城口舌壓垮了李蔚之,李蔚之現在用自己的命反將了他一軍,他不能還以同樣程度的顏『色』,只能大量撒人出去,把李蔚之的死往畏罪自盡上靠,盡力撇清自己在其中的關係。
能不能奏效,他決定不了,聖心歸屬於皇帝。
京城方面卻遲遲沒有反應。
不但對李蔚之的遮蔽的關鍵字沒有反應,連之前對李蔚之的貪贓瀆職案都沒有反應。照理說,這麼近的距離,欽差早該派下來了,李蔚之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人物,值得朝廷為他爭持不下。
未知的等待最令人煩躁,而大同這時候也出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知府高升了,知縣遮蔽的關鍵字了,堂堂一個府城,居然沒有了坐堂官,民政方面的權力出現了一個無主的狀態。
對,連新的知府也沒有委派下來,這絕不正常。
民間惘然無知,小民們每日仍然忙忙碌碌,為自己的生計『操』持,除了暫時不能去衙門告狀有點麻煩之外,一時都還沒有多想什麼。
上層卻已經整個『騷』動起來了。這也是趕了巧,若是別的地方,地方官都安在,還不會讓人這麼快察覺其中的不對。
京裡一定出事了。
這是大同現存所有官員們的共識。
或明或暗的各路人馬往京裡撒去,朱成錩有切身利害在,尤其使勁,而費盡力氣,他終於得到了一個訊息:皇帝大半個月沒有上朝了。
這看上去似乎還好,因為大朝本來就不是天天就有,而不那麼正式的小朝會一直照常,只是聽說皇帝龍體微恙,所以地點從慣常的文華殿移到了乾清宮裡。
內閣的幾位學士仍然能見到皇帝,將一些政令帶出來。
皇帝病著,不想見太多人,一些中樞之外地方上的政務延後處理,似乎都說得過去。
但細想,又仍覺有些違和:大同不是普通地方,是邊關重鎮。
京裡到底是怎麼了?
或者更準確地說,皇帝是怎麼了?
諸多壓抑不住的猜測開始在大同上空飄散出來,直到時間來到了六月中旬,一聲喪鐘驚動了天下。
皇帝早已於上個月十三日心疾發作,未及搶救,驟然離世。
山陵,崩。
太子遠在南京,漢王虎視眈眈,內閣的大學士們因此秘不發喪,偽裝一切如常,直到太子從南京趕回,才將皇帝駕崩的喪訊公佈出來。
太子朱宣欽躲過了叔叔漢王的暗算,順利登基,穩定了政局。
**
六月暴雨如瀑而下,東三所的屋頂上,朱成鈞攤開手腳,靜靜躺著。 161
喜歡登天子堂請大家收藏:()登天子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