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圖隆斯海港城,幾日後。
城市北側的龐大海港外側,有著用遙遠地區花費不菲搬運來的青石修建出的一座座觀測塔。這種觀測塔在平常的時候是作為燈塔指引外出的漁船商船來使用的。
每一個觀測塔的燈火都變換莫測。從簡易的燈塔火焰燃料的選擇上,到高階燈塔發光處的碩大彩色玻璃,都是有著不同的含義。
在多尼拉法法師著作的法拉半島遊記一書中,他專門花費了很長的時間,跑遍了法拉半島上所有的燈塔和觀測塔。
他在遊記中詳細記錄了每個海港城所屬的燈塔所使用的固定火焰顏色。比如半島北側的燈塔大多會使用暖色調的火焰顏色,而半島東部的燈塔,則多普遍使用偏冷色調的火焰。
除此之外,高聳的燈塔在不同月份的不同日子裡,點起的光亮也是不同的。其中有著一套固定並且廣泛傳播的規律,每一個出海或來到此處的船隻對此都清晰記牢此規律,甚至將其書寫到法拉半島的海圖之上。
如此,哪怕是在茫茫大海上長時間航行,失去了對度過時日的清晰記錄,或者因為風暴之類的東西無法辨別自身所處的方位。只要遠遠的看到了法拉半島沿岸星羅棋佈的各個燈塔,自然也就知曉了自己來到了哪裡,或者此刻的準確時間。
這一套對於法拉半島本地人來說,他們甚至可以從各個燈塔火焰之間微小的區別,在海上隔著老遠,就知道自己看到的是那一個燈塔,並且透過燈塔燃起的火光和其上旋轉機械間斷遮擋火光的間隔,準確的知道是哪天。
不用說,這一套精密嚴謹的航海指示,自然是統治此地的帝國花費了大價錢修築的。
法拉半島本地雖然有著來自沙漠深處古老的魔法傳承,但嚴苛的生存環境,讓本地人長久以來,難以將精力花費在這種對他們廣大普通人生存不會產生直接影響的地方。
帝國自然不是在做什麼好人好事,它們需要來自帝國東南地區的商船透過遙遠的航路,支援帝國東北沿海部份的各個行省。因此,建立起一道穩妥指引沿著淺海航行的商船的體系就理所當然了。
哪怕當初修建時耗費頗多。
不過跟法拉半島其他地區不太一樣,直面大海暴的法拉半島北部與東部,它們更多的將一座座燈塔稱做觀測塔。
因為相比於燈塔的燈火指引船隻的功能,本地人更多的需要這些高大的塔樓,來準確的指示大海暴的來臨。
大海暴這種遮天蔽日的自然天災,雖然每年都會在一個固定的日子裡到來,但總沒有一個準確固定的時刻。如果當大海暴來臨的時候待在戶外,那面對從發動到降臨的這極短時間裡,外出的人很容易出現生命危險的。
龐大的降水會帶來人力無法抗衡的激流,外出的人很容易被大水衝進海里。
跟本能一樣,在靠近大海暴來臨的日子裡,不再有商旅外出行商,並且所有的船隻都回到了各個海港城的安全港灣中牢牢捆紮在一起。
降下所有風帆,艙底搬運進大量裝載了淡水的木桶用來壓倉。比人大腿還要粗的堅固麻繩將一艘又一艘的船隻連線在一起,連線成一片浮動在水面的‘房屋’。
海港城最外圍,最高大的一座觀測塔頂。
老法師正和科尼正一起坐在高聳塔頂的邊緣。他們各自弄來了一個舒適的木椅,一起凌空坐著,遙遙看著城市北面的大海。
背後是塔圖隆斯龐大但雜亂的城市,而眼前則是一望無際的海洋。
科尼法師心情有些激動,因為他從昨天時就從老師那裡知道了今天等一會兒就是大海暴出現的時候了。
這幾天他的生活頗為規律,每日不是老實的食用同伴哈勞給他製作的‘魔力營養美食’,就是協助老師整理審閱學會發來的各項檔案。當然,每當從傳送檔案的魔法器具較少吐出待辦的檔案時,老法師就會給他上課,教授一些成體系的魔法知識還有研究辦法。
相比起知識,他的老師更多的是在想辦法教授給他探究魔法的方法。
“魔力之旅永無止境,路也有無數之條,怎麼走比去哪裡更重要。”
這是他常說的話。
他給每一個走上魔法之路的法師都這麼說。
科尼知道,老師常說的話還有下半句:“對於一位真正的魔法師來說,不論選擇哪條路,都是充實並且永無止境的旅途。”
老法師抽著他頗為喜愛的異界菸絲,雙眼微微發出亮光,看著遠處的大海。
旁邊科尼法師因為激動而出現的喃喃自語和各種小動作,他都視而不見。畢竟在久遠之前,他自己還是一個小小的魔法師之時,第一次遇見盛名已久的自然偉力時的表現,還不如科尼此刻呢。
他自己清晰記得,當時的自己是如何在他的老師及一眾師兄弟中上躥下跳的樣子。
所以他只是此刻安靜的坐著,一邊靜靜的品味著來自異界名品的菸草,一邊驅使著次空間中巨大的觀測器官,穿過空間維度,遙遙的遠望著遠處大海的深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姆,星空的節律與世界的呼吸麼?”
他輕輕的自言自語起來,似乎是提起了一些興趣。
在兩位法師坐在燈塔高處邊緣平臺上等候大海暴開始的時候,他們的身後很近的地方,燈塔最高處的火焰燈室內,一位穿著樸素的老者正緊張的舉著遠望鏡,並且每看一下遠處的海平面後,就回望一下燈塔外部安置的測風旗。
這裡空間頗大,原本的碩大火盆已經被一塊圓形木板蓋上,上面散亂的放著各種各樣的東西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