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行》李輕侯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有時空閒,路過信陵君的封地信陵郡,喝點小酒,脫劍橫在膝前)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與朱亥一起大塊吃肉,與侯嬴一道大碗喝酒。朱亥,信陵君門客眾俠之首;侯嬴,信陵君魏無忌幕僚之首。)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三杯下肚,一諾千金,義氣重於五嶽)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朱亥揮金槌擊殺魏國大將晉鄙,跟隨信陵君竊兵符救趙,使邯鄲軍民大為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朱亥與侯嬴真千秋萬古二壯士,聲名煊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荀子經。(誰能像儒家大賢:荀夫子那樣,終身在書閣上,頭花髮白了,還在撰寫《荀子》一書。)
紫蘭軒——
“好,好一首俠客行。”
韓非舉起酒杯,吟唱道:“輕侯兄這一首俠客行,道盡朱亥之忠義與勇武,此堪稱義俠之典範。”
韓非《五蠹》一書寫: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這句話堪稱法家之千古絕唱;但他也說了——俠有義俠、兇俠之分,儒有腐儒、王儒之分。
衛莊銳利眼神微微一挑,講述道:“當年,朱亥跟隨信陵君魏無忌竊符救趙、解圍邯鄲、有萬夫不當之勇,一人成軍,威震秦兵。此戰以後,聲名大噪,名揚九州。”
“此人武藝高強、為人忠勇,秦昭襄王(秦昭王)甚為喜愛,勒令魏王交出朱亥,押送秦國,不然三十萬大秦鐵騎踏平魏國大梁。”
“魏王軟弱,畏懼強秦,遂下令緝拿朱亥,送入咸陽。竊符救趙之後,信陵君也是有家不能歸,暫居趙國,無法援助朱亥。”
衛莊感嘆道:“朱亥忠勇,為國為民,自願入咸陽。但他不願投降秦國,也不願背叛信陵君,於是用頭顱撞擊王宮石柱,石柱斷裂而不傷,隨後揮手鎖喉自殺而亡。”
少年張良嘆息道:“朱亥因魏王而亡,自殺於秦,但麾下披甲門弟子亦是各個英勇善戰,效忠魏國;現在的魏王卻不用之。”
“可惜、可嘆、可悲。”
韓非舉杯道:“輕侯兄,再飲一杯;你這首詩、韓非每朗誦一遍、頓感大氣豪邁,通體舒暢,當浮一大白。”
“我想,《俠客行》一詩傳到齊國桑海之濱、儒家小聖賢莊時,我老師荀夫子見到最後一句,定是對你頗感興趣。”
李輕侯舉杯道:“好,乾杯。”
最後一句原著是: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一個叫揚雄的人,頭髮白了也在撰寫《太玄經》,此人乃是漢武帝時期,還有兩百年才會降生。)
於是,李輕侯靈機一動,改為——誰能書閣下?白首荀子經。
嗒嗒、嗒嗒……
這時,輕快腳步聲襲來,一名紫蘭軒女子踏入屋內,欠身道:“九公子,王宮侍衛傳令,秦國使者李斯半個時辰入新鄭王都,現在使館休息,大王命你明日一早,記得跟隨群臣一起入朝覲見。”
“李斯來了……”韓非一飲而盡杯中酒水,起身道:“他竟然已經來了,我這個師兄自當盡一盡地主之誼。”
“輕侯兄可有興趣見一見我那師弟?”
李輕侯輕輕搖晃一下酒杯,笑道:“比起見李斯,我更想跟隨衛莊兄去見另一個人……聽說,近來王都江湖勢力多有風波,七絕門弟子被殺,殺人者來自於秦國,據說是羅網。”
這件事,衛莊最明白,麾下七絕堂早已彙報。
他開口道:“秦國此次入韓,一共兩隊人馬,李斯一隊,另一隊有意隱藏蹤跡;他們離開秦國之後,羅網殺手團八玲瓏隨之出動,現已經到了韓國新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