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更新了。”
“輕侯大人新建的琅琊閣今日列出新榜單。”
“嘿,這事我也知道,這一次叫做——文華榜,三天前早就貼出告示、進行宣傳。”
“這位兄臺,咱們同去……一會圍觀的人肯定很多,你負責從後面頂我。”
“不,還是你頂我吧。”
“……”
紫蘭軒一束高閣,李輕侯、韓非、衛莊、張良站立窗前打量對面街區,下方街道人群擁擠、摩肩擦踵,圍觀者超過上千人。
琅琊閣一個多月前重新建造,三日前才修建好,李輕侯和焰靈姬昨天正式搬進新居,今天放出琅琊閣第三榜,也是最後一榜。
“快,見到了、見到了。”
“兄弟,頂我進去。”
“……”
文華榜——
榜首:荀況,荀夫子,趙國人。儒家旗幟,曠世大賢,治世之能臣(和平時代治國,他是無雙之才);內儒外法、王霸合一。
2韓非、又曰韓非子,早儒後法,開創法術,著書《五蠹》《孤憤》……,法家集大成者;大爭天下,王佐之才。天涯四美之一。
3尉繚子,魏國人,秦國上卿之一國尉(武官二號人物),兵家集大成者,三代著兵書《尉繚子》,出將入相之才。
4李斯,楚國上蔡人,法家精英人物,胸有韜略、腹有文章,才華卓然,具備成為一代賢相的潛質(作者:李斯若不是嫉妒陷害韓非,之後晚年貪慾權勢與趙高合作,導致晚節不保,的確有資格稱為一代賢相)。
5伏念,儒家當代掌門,外霸內王,佩劍太阿,崇尚聖王之道。
6范增,楚國人、此人有無雙謀士之才,大器晚成。(作者:范增大概40歲、歷史上七十參與反秦大業,是項羽的首席幕僚與亞父)
7昌平君,楚國人,相邦之才。
8張良,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變化龍;潛力無限,君子璞玉,天涯四美之一(作者:子房還小、需要成長,故此不靠前)。
9李冰,早年學於道家、今學於農家弟子,兩者合一,修建都江堰,使萬里淤泥水患之地變人間天府之國。
10甘羅,秦國人,十二歲拜相,出使趙國,用計謀讓秦國得到十座趙國城池,天資聰穎,敏而好學。
11張耳,諸侯資質。(作者:信陵君魏無忌三千門客之一,二十餘年後,霸王項羽冊封十八王,此人正是十八人之一常山王)
12:蔡澤,四代秦王都擔任過相國職位,經用治世之才。
13……
文華榜一共20人,但這20人無一不是當事人傑,其中以荀夫子儒家大賢之名,天下皆知。其餘的人,至少都是一方人傑。
張良拱手,汗顏道:“李兄,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變化龍:這評價太高,還請李兄收回,子房實在愧領。”
“哎!”韓非開口笑道:“子房三月以來,跟隨衛莊兄進入軍中磨練,幕後排程、糧草軍餉,保障大軍供給,周度有序,當得起、當得起。”
衛莊點頭附和:“子房的確太過謙了。”
三月時間,衛莊傷勢也早已恢復,且實力更進一步,衝破宗師二品圓滿枷鎖,成為宗師三品境高手,劍術、鬼谷吐納術、內力等都相應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