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謙在六一兒童節的時候,哪兒也沒去,電視上播放的晚會是提前錄好的,前後的幾天時間,他都在家裡陪戴羽妮和楊小昭。
當然,也不完全是在家裡窩著。
兒童節雖然跟楊小昭童鞋無關,她還只是一個小嬰兒,算不上兒童,但戴羽妮表示,應該帶小昭昭去感受一下兒童節的氣氛!
所以,六月一日這天,一大早,楊謙帶著戴羽妮、楊小昭,還有辛苦幫忙帶娃的母親洪肖霞一塊,到城郊的一處公園郊遊。
一同前行的還有吳嵐和董文磊兩口子。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已經確定要生下孩子,兩個人以後在一起過日子了。吳嵐和董文磊便去民政局領了結婚證。
他們的婚禮沒擺酒,主要是因為吳嵐現在的身體得千萬小心,不能動了胎氣。婚禮又是十分繁瑣,還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讓新娘子著急上火。
所以,吳嵐可不能像戴羽妮一樣,挺著大肚子去張羅自己的婚禮。
吳嵐自己也不太在意這些繁文縟節,她簡簡單單地約兩家父母過來魔都,吃個飯,就算是完成了這個儀式。
當時吃飯的時候楊謙和戴羽妮也去了,給吳嵐撐場,擔心董文磊的家人會因為吳嵐年紀太大不高興。
不過董文磊的父母似乎比較開明,他們全程不提吳嵐年紀的問題,而是表現出了對他們奉子成婚的情況感到非常高興的態度。
尤其是董媽媽,她開心到抹眼淚,拉著吳嵐說她年年都催董文磊結婚生孩子,現在終於得願以償,也可以掰著手指盼著抱孫子了!
雖然吳嵐需要靜養,不過天天悶在家裡也難受,出來公園逛逛可是一件有益身心健康的好事,戴羽妮一招呼,她馬上就答應了。
......
“這房車是我爸的,你們看是不是特豪華?但其實他一次也沒玩過,這回被我們率先開出去享受享受了!”
路上,戴羽妮給吳嵐介紹起來。
“咱們的車能開進去公園嗎?不會是要停在馬路邊吧?”
吳嵐以一個經紀人的職業習慣,先考慮起了等下停車的問題。
“可以開進去公園嗎?要是停在停車場,步行進去玩,那這個房車感覺就沒多大意義啊!”
戴羽妮顯然是沒想過這個問題,她轉頭看向了正抱著楊小昭的楊謙。
楊小昭童鞋現在越來越活潑了,她不甘心被爸爸橫著抱,天天看著天花板,現在只要不睡覺,爸爸抱著她,她便靈活地扭著小脖子左右張望。
要是爸爸稍微給她一點支撐,她就能晃晃悠悠地抬起小腦袋來,顫顫巍巍地跟逗她的大人對視起來。
“可以開進去,咱們去的那個公園,算是一個人造景區,平時都有別墅或者酒店房間出租給遊客。我們也是租了一套別墅,房車可以開進去,停在別墅前面,然後那裡可以把房車的遮陽棚拉出來,做個簡單的帳篷。當然,也可以往公園裡面逛,或者在別墅裡打麻將,都沒問題。”
楊謙最後一句話是說給母親聽的。
洪肖霞很喜歡跳廣場舞,也很喜歡打麻將。
在老家她晚上可以和那些舞友、牌友玩,在魔都就很無聊了,即便是在小區裡認識了一些老太太,但她也沒什麼時間去跳廣場舞,更別說跟她們玩自己不熟悉的麻將規則了。
這也是老人家過來幫忙帶娃的一大犧牲,楊謙有些心疼母親,但也無可奈何。
他們現在確實是需要奶奶幫忙帶娃,楊謙三天兩頭就要去外地出差工作,戴羽妮一個人在家可照顧不過來——又要看娃,又要做家務什麼的。
請保姆做飯做家務容易,但帶娃,她可不希望找外人幫忙。沒有楊謙和婆婆在,她肯定要焦頭爛額的。
......
很快,他們到了公園。
租的別墅很有特色,或者說這一整片別墅區都很有特色,全都是白牆、青瓦、馬頭牆的徽派建築。
但並不是傳統民居改的,它們全都是近些年新建,在原有徽派建築的風格上,融入了一些新中式的庭院設計。
所以,當他們的車開到這裡的時候,成片的粉牆黛瓦錯落有致,與青綠色的草坪、景觀樹木,彷彿被水洗過一樣黑得發亮的行車小道,古樸又簡約的小石橋,一同構成了一幅靜謐而且美好的老鄉村畫面。
但這裡並不是鄉村,他們從車上下來後,沒急著進屋看看,而是沿著小石橋對面的中心島小道,步行過去賞花觀景——那兒才是公園的核心景區!
六一兒童節來公園住別墅的市民比較少,但帶孩子慕名而來看花的家長們卻是很多。
所以,楊謙他們走過了小石橋後,就見到了不同於別墅區安靜環境的熱鬧場面。
那是漫山遍野的花朵,有襯托在綠意裡的細碎紫色小花,有嬌嫩欲滴、開得密密麻麻的黃色小花,也有開得跟繡球一般一團團的粉紅、紫紅、白色的薔薇花!
它們就好像一團團火焰一般,在明媚的陽光映襯下,綻放著耀眼、壯觀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