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還可以以這樣的方式展現出來,不以某個噱頭做題目,不以刻意的字眼刺激人的眼球。
而是實實在在的將自己的感受,透過文字的魅力,一點一點展現在閱讀者的眼中。
隨著舒佩恩的這篇影評,陶桃再次回憶起電影裡豆蔻出現的一幕幕,或是她含著淚,卻又笑著聽戲時的模樣,或是她眉眼帶愁時的哀慟,或是她嬉笑怒罵,周遊於男人之間的無奈,或是她被老鴇毒打時的不屈服,還有她臨死前,叫出蕭茲名字,嚇得他倒退,一臉警惕的時候,這個‘惡毒’的女人卻像小女生惡作劇成功一樣,天真的笑了。
她受到舒佩恩影評,總覺得此時回想起來,也有許多關於電影的想法要說,便心血來潮,趁著周圍沒人注意,也偷偷開啟了文件,將自己內心的一些感受記了下來。
“豆蔻這個人物給我的印象,始於出場時的美麗,驚訝於她的狠毒,憐憫於她的遭遇,而又昇華於她最終的隱瞞。”
陶桃寫完,嘆了口氣,旁邊蘇敏伸手拍了拍桌子:
“桃子,交待你的任務,完成沒有!”
陶桃嚇了一跳,慌忙點頭:
“完成了完成了。”
蘇敏看她慌慌張張的樣子,搖了搖頭:
“完了之後,立即發給我,主編等著要呢。”
陶桃連忙將文件全部拉進資料夾裡,一起傳進蘇敏的郵箱裡,她收拾著東西下了班,卻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勁兒。
今晚可能是受電影影響,回家之後洗漱完明明已經將近三點了,但她還睡不著。
明天九點還要上班,她在床上滾了兩圈,始終覺得有事兒發生了,她跳下床開啟電腦,又去搜《北平盛事》。
電影資料庫上,午夜首映場的《北平盛事》播放結束後,原本滿意度停留在49%的《北平盛事》,這會兒已經直接跳到56%了,評價的人從原本的三千多,直接跳到了將近一萬左右。
看過首映場的人,對於電影都是讚不絕口。
時代評說及華夏電影網的論壇上,及各大公眾賬號及影評人紛紛評出了自己的感受。
影評人劉品舶用一句話讚揚了江瑟:她以《第九十九封情書》中的美貌征服大眾,以《北平盛事》裡的豆蔻證明演技。
他的影評下,雖然仍有小部份沒有看過電影的聲音在質疑他說的話是真實還是虛偽的恭維,但大多數看過的人則是表示了贊同。
今朝有酒:原本這部電影,衝著我瑟顏值去的,但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非常不錯。
隔河望柳:我一直以為江瑟演不出豆蔻,訂下《北平盛事》的首映場,也是抱著挑刺的心態去的,《救援行動》中馮南所飾演的江口小姐給我印象太深了,在此之前,一直覺得電影節的最佳女配角獎項爭奪上,她輸給江瑟是沒有理由,是評委偏心,是電影節出問題了,看完《北平盛事》之後,我覺得我欠江瑟一個道歉,她確實沒‘演出’豆蔻,因為從始至終,看完電影,我都覺得她就是豆蔻,沒有將她往江瑟聯絡過,華夏國際電影節上,她拿到的最佳女配角獎,是實至名歸的!
風吹著楊柳:蕭茲配不上豆蔻!